张晓琴
摘要:涿鹿县是全国仁用杏之乡,杏扁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极易发生春季低温冻害,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可适当降低损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杏扁;雪灾;冻害;技术措施;树体营养
1涿鹿县杏扁生产现状
涿鹿县是全国仁用杏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杏扁产品集散地,杏扁产业化经营率达100%,所有原产品均进行了加工和外销。全县杏树品种分仁用杏杏树、鲜食杏杏树两大种类。种植面积约60.5万亩。其中仁用杏约60万亩,鲜食杏约0.5万亩。(全县仁用杏总产仁量6100吨,20斤/亩。杏仁20元/斤,杏核5-6元/斤)仁用杏分龙王帽、一窝蜂、优一、围选1号4个品种。主要分布在矾山镇、卧佛寺镇、黑山寺乡、大堡镇、辉耀镇、保岱镇、栾庄乡等乡镇,龙王帽约10万亩。一窝蜂约20万亩,优一约25万亩。围选1号约5万亩。鲜食杏分水沟红杏、麦黄杏、香白杏3个品种。全县共种植5000亩,其中水沟红杏约2000亩、麦黄杏约1500亩、香白杏约1500亩。全年每亩产量1500。全县全年總产量750万斤。主要分布在保岱镇、栾庄镇、涿鹿镇等乡镇。杏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县域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2灾害情况
2018年3月份气温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最高温达27℃。三月中下旬涿鹿县大部分乡镇杏扁开花达到盛花期。2018年4月3日开始,全县范围降雪,降雪厚度达15厘米,气温骤降至一5℃。从而给涿鹿县的杏扁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灾情统计。此次极端天气造成涿鹿县15个乡镇30万亩杏扁受灾。经济损失达3亿元。
3雪灾后冻害表现
雪灾危害杏扁主要是枝干、花芽。树干受冻表面初呈水渍状。后树皮形成层变褐或干枯,树皮崩裂,致主要枝条死亡。花芽受冻变黑,花器呈水渍状,花瓣变色脱落。不能结果或结果后早落或果实畸形。霜冻后的幼果,果心变黑褐色,易脱落。杏花和果实遇较长时问的-2℃受冻害,营养器官-5℃受冻,芽-25℃受冻;温度愈低,冻害愈重。在雨雪交加、枝条融雪结冰的情况下受害会加重。
4冻害后降低损失的技术措施
4.1雪灾发生后。及时将树体、枝条上的积雪振落下来,可以减少树体低温时间,从而减轻冻害的程度。
4.2合理修剪,减少树体的营养消耗,集中树体的营养和养分,恢复树势。
4.3涂干或包干。利用涂白剂在培土的同时涂刷树干。或者用禾秸包干,可起到积极预防作用。
4.4及时施肥,补充树体营养。按每株树施入速效肥料0.15公斤。施后及时浇水。
4.5可喷洒68%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使冰核细菌减少。防止冻害。
4.6可用溃腐灵+沃丰素肥料+红糖+有机硅进行刷干。同时配合溃腐灵+沃丰素肥料+红糖+有机硅喷雾。对发生冻害的树体着重刷2~3遍。一是有修复伤口、杀灭潜藏菌源的作用。二是可为树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增强其抗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