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侠 杨志勇
作文题目:生活中,留心观察,美景就在我们身边;用心感受,感动就在我们身边;精心努力,成功就在我们身边;粗心大意,教训也在我们身边。请从“美景、感动、成功、教训”中选一词填在“原来, 并不遥远”题中,完成一篇作文。
一、审题
审题要理解题目的含义。题目有表层含义,有深层含义。
1、“原来”的意思有:①开始的时候;从前:现在日子比原来好多了。②起初,没有经过改变的:按原来的计划执行。③副词,表示知道了真实情况:原来是你。在这里“原来”的意思是第三条:副词,表示知道了真实情况。
2、“原来,_______并不遥远”,暗含的意思是本以为某种情况很遥远,但因为某种经历、见闻、或者思考、感悟,改变了原先的看法,发现这种情况并不遥远。
3、要严格按照要求从四个词语选择一个填空。
二、立意
立意要正确,不能肤浅,要力求深刻。
①以填词“美景”为例,可以写自然景观,也可以写生活场景。如写医护人员抢救病重的爷爷,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种美景美在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以填词“感动”为例,可以写因别人对自己怎样而感动,体现感恩之心;可以写别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而感动,体现自己与良好的品质发生共鸣;可以写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的某种品质让自己感动,比如曾有报导军犬千里追寻退伍主人,最终累死在主人怀里的忠义故事,还比如斑羚飞渡。“感动”可以是因为鼓励、鞭策、关心、奉献等优秀品质而生,有些立意比较肤浅,重物质轻精神,写因为一杯奶、一杯水、一碗饭、一碗汤而感动。
②材料中写到“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精心努力,……;粗心大意,……”,文章不仅写美景、感动,深入挖掘美景需要留心观察,感动需要用心感受。在文章收束时可以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三、构思如何呈现
1、写以往的观点与题目相悖,相悖的原因或结果,点到为止,可以在开篇,也可以在末尾。
2、写这一次为什么思想发生了变化,看到了什么情景,还是经历了什么事件,使自己受到了触动,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四、选材
选择材料时,要选感触颇深、触及灵魂的材料,要典型、新鲜。也可扩大生活半径选生熟环境的材料,也可与时俱进,选具有时代特点的材料。
比如填写“感动”这个词,大的方面,可以写汶川地震、一带一路等国家大事,小的方面可以写生活点滴。但不管从哪方面选材,一定要有思想、有意义,“我手写我口”从选材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看出一个人的思想素质。
比如以下选材:猫咪从寄养的家庭跑回来,跟着爷爷散步;拾破烂板车上老人拉着老太婆,婆婆摘槐花与孙女相依为命,中年男子数着一天挣了多少钱养家糊口;与弟弟发生矛盾,对姐弟情质疑,弟弟把雨伞给姐姐;城市的雨天,湖边的树、花、鸟儿也是一副美景;跳远;小巷里男孩看着猫咪、卖糖葫芦的、玩游戏的孩子;虫子力图穿透窗纱、停车位碾压过的草坪给自己启发。
五、开始创作
1、写一件典型事例,可平铺直叙,也可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2、写几件事。可以以散文笔法,笔墨比较匀称,写几个字数匀称的片段,也可以由一件事联想与之有关的其他事。
注意:
1、要围绕中心,写一件事要处理好详略。比如填写“成功”一词的同学,有的详写困惑、犹豫、彷徨等,而写经过奋斗而成功的笔墨较少,使得文章中心不突出;有的写跑步受伤后如何看病,家人同学、保险公司如何关心,让自己如何感到温暖,这些完全可以删除。建议容易犯这类错的同学多列提纲。
2、写几件事的同学谨防个别事例写偏。比如葛文漪选的词语时“感动”,选取两个片段,一个是母亲骑电动车送自己上学,一个是800米冲刺有了回报。第二个事例没有议论表明为自己感动,读者可以理解为是写坚持就有回报。
六、开篇、结尾有高下
1、“原来”一词有顿悟过程,文章要有相应的铺垫或照应。可以在开篇做铺垫,比如:
如果在黑暗的道路中有一盏引路的灯,你应该感到万幸,更应该感动,因为这盏灯它不是生来就在这里;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雨后的彩虹,阴霾后的阳光,你更应该去感动,因为这彩虹与日光映照了你未来的路。然而在喧嚣的社会中,美好的感动常被许多麻木而浮躁的心灵所漠视。
2、结尾的三种情况:①未点题。②肤浅点题,简单重复标题。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七、例文
原来,美景并不遥远
厌倦了忙忙碌碌的城市生活,一头扎进拥挤的人流,疲惫汹涌如潮的充斥着心头。我渐渐厌恶起这种毫无美景可言的快生活。
转角是一处老巷。
惬意休闲的气息无声的弥漫着整条巷子。
伴随着“吱呀”的推门声,坑坑洼洼的老木门敞开一条小缝,一只年迈的灰猫慢悠悠的挤出门缝,迎着夕阳带着暖意的余辉惬意地伸展身躯,任由金色的光洒在身上。紧接着又是“吱呀”一声,陈旧的木门后探出一颗脑袋,一个男孩探出身子,看到地上懒洋洋的猫咪,笑着嘀咕了一句:“傻猫~”昏黄的剪影映在地上,慵懒的猫咪和少年,构成一副用心描摹的美不可言风景。
“咯吱——”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尖锐声响,那是香甜的糖葫芦大军到来的号角。没有吆喝声,糖味的浓郁就足以吸引上一批又一批孩子,带着满面的期待,站在糖葫芦车边不肯走。卖糖葫芦的大爷呵呵一笑,拿出几串糖葫芦在孩子们眼边晃悠,让他们表演才艺。孩子们哪抵得住这种诱惑,用笨拙生涩的舞蹈逗笑大爷。爽朗的哈哈的大笑了几声后,送上几串糖葫芦,笑眯眯的注视孩子们满足的背影离去。“咯吱——”余晖的小巷里,留下老伯推车远去的背影……
恢复了宁静的小巷,又传来一阵孩童稚嫩的欢笑声,巷子里不时略过几只风一样的身影。沉静的老巷,因这击打弹珠的“哒哒”声,显得更加和谐。余晖下,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被昏黄纯美的光扑了个满面。弹珠的影子长长的拖在地上,孩子们的影子映在墙上。
傍晚的小巷,闲暇的生活,深深的触及着灵魂。
脱离开单调乏味的城市生活,某处不起眼的小巷间,或许存在着来自心灵陌上所渴望的东西。
原来啊,苦苦寻求的美景,就存在于自己的身邊,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原来,美景并不遥远。
宋国侠,安徽合肥市阳光中学教师;杨志勇,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