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虫害介绍及防治措施

2018-08-24 07:15臧久龙
新农村 2018年15期
关键词:防治害虫玉米

臧久龙

摘要:对玉米种植过程常见的虫害习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方法,为进一步做好玉米植保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害虫;玉米;防治

1玉米常见害虫危害及发生规律

1.1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危害较大的害虫。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以迁飞危害。黏虫属于杂食性昆虫,它可以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以及其他杂粮和蔬菜上进行取食危害。低龄黏虫只取食粮食作为和其他作物的部分叶片。但是虫口密度特比大时可以将植物全部叶片吃空吃光。对植物光合作用严重影响,造成产量和经济受损。黏虫具有聚群、远距离迁飞、取食范围广、取食多的特点特性,已经成为我国重点预防和控制的农业害虫之一。黏虫发育完成是身长15到17毫米。翅展36-40毫米。灰色至褐色的头部和胸部。深褐色至黑色的腹部。成虫前翅颜色多变。有黄色、灰黄色、褐色、橘黄色等。多个黑点分布于内横线上与褐黄色的环纹、肾纹,分界线不是很明显,肾纹末端有一个白色小点,在肾纹两边分别也长了小黑点;纵向黑点一排分布在外横线。成虫后翅颜色由浅向深变化,褐色基调。发生规律。黏虫幼虫可以越冬,第二年春季开始活动取食危害作物,到春播季节幼虫进入蛹化阶段,之后破蛹变成成虫,一直以此虫态到秋收。黏虫一年可以发生2代。2代害虫都是白天躲在叶片背面休息。晚上出来觅食。黏虫喜欢蓝色的荧光,可以用荧光灯进行诱集。

1.2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玉米螟幼虫的危害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1.3草地螟。该虫为多食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亚麻、高粱、豌豆、甘蓝、马铃薯、茴香、胡萝卜、葱、洋葱和玉米等。但嗜食程度有很大差异。栽培作物中。草地螟幼虫喜食大豆、甜菜、向日葵等;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翌春5月化踊及羽化。成虫飞翔力弱,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常3-4粒在一起,以距地面2~8cm的茎叶上最多。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枝梢上结网躲藏,取食叶肉,3龄后食量剧增。幼虫共5龄。

1.4桃蛀螟。又叫桃蠹螟。桃实螟蛾、豹纹蛾、桃斑蛀螟。属鳞翅目,螟科,向日葵、玉米、高梁等粮油作物。发生规律。桃蛀螟发生3-4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于僵果内、树干枝权、树洞、翘皮下、贮果场、土块下及玉米、高梁、秸秆、玉米棒、向日葵花盘、蓖麻种子等处结厚茧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始见。成虫白天静伏于枝叶稠密处的叶背、杂草丛中,夜晚飞出活动,羽化、交尾、产卵取食花蜜、露水以补充营养。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对糖醋液也趋性。卵、幼虫发生盛期一般与石榴花、幼果盛期基本一致,第一代卵盛期在6月上旬。幼虫盛期6月上、中旬,第二代卵盛期在7月上、中旬,第三代卵盛期在8月上旬,幼虫盛期在8月上中旬。

2综合防治措施

2.1农业措施。它包括选育抗病虫的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方法,实行合理轮作,深耕和改良土壤,进行植物免疫等措施。

2.2生物技术防治法。利用害虫的天敌或生物间的寄生关系。抗生作用等来防治病虫害。

2.3物理和机械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和工具。如诱杀灯、药浴种子,薰蒸等来杀虫灭菌。

2.4化学防治法。利用各种药剂消灭害虫,杂草及其它有害动物,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防治的效果好。不受地区、季节的影响,故应用最广。常用药剂有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溴氰菊酯、苏云金杆菌等。

3结语

通过对玉米种植常发生害虫的分析和调查,不难总结出要想合理控制玉米田发生的害虫。必须采取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综合防治手段。进行有效灭虫。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提前考虑和规划,具体应用要看当地虫情基数、天敌情况、防治指标及效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尤其是在當前绿色食品发展和农业三减上,要积极推广生物天敌防治方法,减少有害化学农药应用和残留。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促进玉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防治害虫玉米
收玉米啦!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