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播种密度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制定播种密度、施肥技术、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稳定提高马铃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早大白、尤金、中薯1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
1.2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试验基地,海拔600m,土壤为棕壤土,前茬休耕,秋整地。4月29日播种,每666,7㎡用N、P、K复合肥50kg作基肥施于垄沟内,生育期内两铲两趟,没进行灌溉处理,开花后用代森锰锌和金雷防治晚疫病二次。防治二十八星瓢虫。
1.3试验方法
设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A1:3700株,667㎡、A2:4440株/667㎡、A3:5550株/667㎡、A4:7400株/667㎡(株距分別为0.3m、0.25m、0.2m、0.15m)。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月30日播种,每小区6行,行长5m,行距0,6m,株距25cm,共120株。小区面积为18㎡。
2结果与分析
2㎡1播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1)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产有着显著的影响,马铃薯的单薯重量与株距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数与株距呈显著的负相关,马铃薯产量与株距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上的主茎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单薯重量则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要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不能单方面追求获得较大的薯块重量,而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将单薯重量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马铃薯最高产量。
2㎡2播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出播种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影响不同。多数品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小区产量也随着不断地平稳地增加,播种密度到一定程度产量开始下降。早大白、中薯1号、中薯5号3个品种在播种密度为5550株,667㎡时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915公斤/667㎡、1832公斤/667㎡和1735公斤/667㎡,高于5550株/667㎡时产量开始下降;尤金在播种密度为4400株,亩时产量最高,为1817公斤,667㎡;费乌瑞它在播种密度为7400株/667㎡时产量最高,达到1806公斤/667㎡。
3结论与讨论
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的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同。播种密度的大小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主茎数、平均单薯重和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不同品种的影响稍有差异。但总的趋势相同,既随着播种密度的的增加,平均单薯重、主茎数减少但是产量增加,播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产量又开始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早大白、中薯1号、中薯5号3个品种在播种密度为5550株/667㎡时产量最高;尤金在播种密度为4400株/667㎡时产量最高;费乌瑞它在播种密度为7400株/667㎡时产量最高。说明不同品种问的最高产量对播种密度的要求不同,在不同地区应根据不同的地理情况和品种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来种植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