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是部颁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新选的贾平凹散文,读《一棵小桃树》,有三个视角,三种读法。一棵小桃树——“我”与小桃树——“我的小桃树”,如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文之“主脑”尽在握矣。
一棵小桃树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要理解文章所言之志,则首先要把握文中所托之物——小桃树。作者明写小桃树,暗写自己,要理解作者的身世遭遇和理想追求,就必须读懂小桃树。
小桃树出身卑微。“我”吃剩的一枚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从此无人照看,任其自生自灭。
小桃树长相极丑陋,开花不美。“他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样子也极猥琐”,“开得太白了,太淡了。”
小桃树生长缓慢,但有梦想。“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拱出一点嫩绿儿”,“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小桃树生长过程中遭嘲笑遭摧残。“大家都笑话它”。“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璇儿。”
小桃树顽强生长,与风雨搏斗。“它却默默地长上去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如今,它开了花……一夜之间,花竟然全开了呢”,“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干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我”与小桃树
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写小桃树的经历,暗线写“我”的经历。明线、暗线两条线索交织,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
“我”出身卑微。“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贾平凹自传》)
“我”长相普通、性格懦弱。“孱弱得可伶,面无彪悍之雄气,手无缚鸡之强力”。(《贾平凹性格心理调查表》)
“我”成长过程中不受重视多遭唾骂。“我出生在一个二十二口人的大家庭里,自幼便沒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喜欢躲开人……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不被人重视,愈是躲人。”(《贾平凹性格心理调查表》)
“我”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是作者儿时的梦想。19岁的贾平凹如愿被推荐上了大学,这对他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无异于中了头彩。他也成了乡村社会为数不多的可以名正言顺,光彩实现人生理想的幸运儿。“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我”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遭受种种磨难。“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脾气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
“我”的理想依然存留心底。看到小桃树横遭风雨打击,枝头依然保留一个欲绽的花苞,“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我”的小桃树
文中直接称呼“我的小桃树”7次,加上“我的梦的精灵(小桃树)”共8次。用编者在课后阅读提示的话,“在作者看来,小桃树是他从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文中的“小桃树”已不是一棵普通的桃树,已化身为作者书写自己理想人生的替代物,具有“人格化”的色彩。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长得很委屈”“瘦瘦儿的,黄黄的,大家都笑话它”,就连见多识广的奶奶也说它是“没出息的”。“我”却不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小桃树变成了“我的梦的精灵”。随着小桃树慢慢长大,“我”也到城里上学去了,面对眼前“好景这般多”的都市,“我一心想着”学习呀,奋斗呀,那株曾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小桃树,也渐渐被“我”淡忘了。就像小桃树在风雨中横遭摧残打击一样,当我在城市遭受种种挫折打击后,奶奶又去世,于是脾气变坏,心境变老。我回家为奶奶奔丧,坐在窗前,看到被遗忘的桃树,面对狂风暴雨的摧折,“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我”心里为之一震:“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而且作者此时满怀理想和期待:“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一个桃儿来的。”读到这里,你还会认为那是一株小桃树吗?那是“我的小桃树”,那就是我!
作者在风雨中回忆自己从乡村到城市的奋斗历程,看着那棵长在“阴暗角落”的弱小的小桃树,这里写桃树,实则在写人,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作者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小桃树看作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物”,写的虽是客观之景,但无不渗透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张祖国,重庆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