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己转化法,意在更加凸显个人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阅读自觉和阅读文本后的借鉴运用。充分体现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阅读和鉴赏能力的高中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涉己转化法,切实可行,切中肯綮。而如何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参与文本阅读和赏析,是实现涉己转化法的首要一步,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根本之途径。我对高中生阅读情况,进行了一个读后认知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只是停留在对阅读内容的简单复述,没有进一步的人生启示的拓展、写作方法的评价借鉴,以及语言句法方面的学习引用。从而让我们看到,阅读者和文本是两张皮的,读者没能很好地深入到文本中,汲取有益自己的文学价值。当然也可能深入了进去,阅读效果不佳。总之,既没有做到是为我的涉及阅读,更没有我要的转化运用。因而,学生总是在阅读以及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有读无所获的感慨。
那么怎样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把“读无所感获”的问题,通过涉己阅读转化法,来加以解决呢?
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微言大义。“共欣赏”,要求我们参与文本,与文本共鸣,合二为一;“相与析”,要我们去分析理解,审视品鉴。就是要做到阅读涉己的审美性、求疑性和转化的借鉴性。
一、审美涉已阅读
审美性是阅读之根本,是阅读诉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阅读发现美,转化美为我所用,要把“审”的功能真正体现出来,带着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品味,这就是审美涉己阅读。具体来讲,包括语言美、思想美、句法美、意境美等等美的涉己发现阅读。比如康德有一段著名的话,他说常敬畏的是两个“上帝”,一个是“朗朗晴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律令”。他把“晴空”和“律令”对着说,来衬托对“律令”的敬畏,又用了一个换喻“上帝”,来凸显和强调,对后者权威的无可怀疑性。如果用一句直白的话来说,“我心中最神圣的是道德律令”,已经明白晓畅了,但缺少了语言美和思想美的深度和内涵,更没有句法和意境之美,显得平淡而无味。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通过“想”就是“像”的贯通,形成了个比喻,“云”和“衣裳”、“花”和“容”又形成了个隐喻,在这种主客颠倒的对立中,建构了一个云、花、天上、地下,都在羡慕杨贵妃之美的联想聚合关系,从而更加突出了杨贵美之美的不可比性。通过自我的参与阅读和发现,就会大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诸如此类的经典句子,语文老师要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有意识的加以耐心引导,注重学生的能动参与,和互文性探讨。不求唯一,但求百花齐放。从而一点带面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涉己阅读的自觉习惯。而不是浮光掠影的粗浅阅读,与己无关的无心阅读。叔本华《读书论》中说,“因读书太多而成愚蠢”,鲁迅认为其原因在于“在读书时,我们读书实际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不要“脑子里给别人跑马”,用脑用心的涉及阅读,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关键第一步。
二、求疑涉己阅读
宋代学者张载说:“学则须疑。”也就是带着问题意识和探究思想去阅读。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语文或其他问题,需要通过阅读得到解决,而自发去找来相关典籍进行阅读。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比如说为了写好作文,有针对性地读范文、读素材,为写作服务。为了全面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带着知人论世的思想观念,去阅读相关原典。但这些也只是做好了进入阅读的第一步,还要在阅读中“以意逆志”,增强阅读主体和文本的互文性意义建构,创生和丰富文本意义,在不脱离文本语境的基础上,加以重合、丰富,或者有区别的见仁见智,不盲目轻信地加以考证匡正。这都是带疑阅读,不为书奴的创新精神。有了求疑,我们才有阅读收获。那么这种求疑涉己阅读,以孔子的话来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质疑问辩,是求疑涉己阅读全程的核心思想。《论语》20章记载,孔子和学生的谈话达117次,生问孔子105次,学生交流11次,仅有一次是孔子问学生。
可见对学生求疑涉己阅读的思维培养重在课堂,老师要营造求疑的氛围,激发学生大胆释疑。每次的语文课上,要为下次的课,提出探讨的语文阅读问题,或者让学生轮流发出自己的阅读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发散思维,集思广益的集体阅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度,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借鉴转化阅读
贾兰坡说:“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借鉴转化阅读就滚雪球一样,借鉴阅读中好的词语、优美的句法和修辞,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甚至说标点的使用,等等,使学生通过借鉴好的,完善丰富自己,只要值得学习的,都细心地纳入到我们的学习视野中,加以消化吸收,做阅读笔记,进行整理、归纳,成为自己的阅读写作知识,并加以运用,阅读写作能力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借鉴转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最高境界,只有读而借,借而用,用而化,才算是真阅读。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阅读学习古诗的精妙笔法和篇章的运思结构,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来。
我们在教学中学语文的古典诗歌时,就应该很好的与写作课对接,吸取其精华,在借鉴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以古典诗歌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习作服务,
首先,要有学诗为文意识,有方向性的课中引,课后练。不管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还是学生,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都要牢固树立这种衔接的观念,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备课中,要有方向的深入挖掘所教诗歌,在写作方面的借鉴点;在自己的课堂上,要把借鉴点很自然地渗透到师生互动和内容讲授中,见其形,成其意,润物细无声。课后还要就借鉴点进行写作教学,重点训练,转化为写作的技能。比如说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其咏史怀古诗中的经典名作,可谓胜境独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描述史实,这就为下面的抒情议论做铺垫。第五句,承上启下,由六朝的兴亡历史,引出了作者对西塞山山形依旧的感慨和历代统治者全然不知汲取教训的伤感。尾联作者宕开一笔,由历史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今逢盛世“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怀古慨今,收束全诗。七、八句是全诗的主旨,以古为鉴,警示世人。
这首诗,以描述史实领起,为下文的抒发议论做铺垫,第五句承上启下,慨叹六朝兴亡之更替,夹叙夹议。结句,作者宕开一笔,映射现实,写当今王朝,以古为鉴,警示世人,点明主旨。史、景、情交融,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特别是本诗的结构思路,值得我们学生在写作中很好的借用。引用史实领起全诗,再铺陈点题,最后又照应开头,用史实关照现实,点明主旨,首尾圆和。这种严密而又清新的为文思路,为我们学生的写作打开了一扇窗。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这一块加以分析和整理,让我们的学生首先获得整体结构,然后让学生就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强化訓练,触类旁通,学用兼得。
不光是诗歌阅读教学,散文、议论、小说等其它文体,都应该有意识的加以借鉴转化的阅读训练。由课内向课外,由引导到自觉,成为一种自发的借鉴阅读习惯。每次语文课前,让每个学生读一篇你认为很值得分享的接地气的文章,这就是很好借鉴转化阅读训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一点而综全貌。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涉己转化阅读法,强化学生涉己阅读意识,做好审美涉己阅读、求疑涉己阅读和借鉴转化阅读,从而在借鉴转化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获得涉己转化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石平林,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