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进步的基础。各行业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经过对整体的掌握和细节的锤炼打磨,进而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创新。初中生在学习写作时,由于自身并未体悟文章的写法,仅凭教师宣讲并不能对作文的实际写作形成完整的概念性认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对文章的行文结构,篇章布局等进行细化体味,对相关写作方法等进行理解掌握,最终可促进自身写作规律技巧的掌握,推动其写作水平提高。
一、仿写行文结构,促进整体掌握
写好文章结构,对学生文章增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仿写,使学生对文章写作的结构进行细致了解,可明确掌握相关写作手法,如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等,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合理完善。
如可模仿《我们家的男子汉》叙事结构,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写作。可在对人的成长描写时通过记录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描写。仿写:她三个月的时候,眼睛如紫葡萄般泛着光泽,发如乌木,当你走向你时,她就会笑着张手要抱抱了。她一岁半大时,已经可以发出基本的言语,看到媽妈时会摇摇摆摆走过来,笑着要妈妈抱,口水留在饭兜兜上,煞是可爱。三岁时的她,可以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零食时,会在零食摊子前长时间的徘徊,当领她走时,她会眨巴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你,闪烁着乞求的目光,让你不忍心拒绝。八岁时的她长成了小仙女,每天穿着花裙子在小巷中穿梭,银铃般的笑声吸引小动物一路跟随,形成长长的小队。十八岁时她留起了黑色的长发,走动时发出茉莉的花香,但她开始沉默,不愿与人交流。通过此类仿写,将一个人的性格变化通过时间记录下来,可给文章以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促进对人物的刻画。
二、仿写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对人物进行描写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穿插其中的细节描写等可以从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变得血肉丰满,以相对立体的形象展示出来。
如在学习《卖白菜》时,莫言在文中第一段对母亲形象进行描写时,选取“苦着脸”“时而”“掀动”“叹息着,并不时”“锁定”“端详”等语言、动作词语,将文中母亲的形象,家中困苦的现状等通过正侧面交叠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也是仿写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之一。仿写一:他在那个地方待了有一会了,步履略蹒跚,时不时抬起头向校门口处看一眼,露出布满污垢的头发下一双浑浊的双眼,与黢黑的面部皮肤相呼应,显示出一种灰败的神色来。指中夹着的烟已燃尽待灭,他将滤嘴往前挪了挪,似乎不想把烟丢掉,只能勉强拿着作为手上的装饰物。仿写二:她静静地坐在门槛上,头抬起来看向远方,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红头巾绑在她乌黑的头发上,展示出一种农村女人特有的魅力。她叹了口气,微不可闻,努力踮起脚尖往远处望去,但却看不到什么,她的头垂了下来,把松掉的红头巾绑好,往回家的方向走去了。仿写也是着重通过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若能写出一个人的神韵,仿写即是成功的。
三、仿写情感变化,推进情节开展
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时结合故事的推进展现的,当人物出现由高兴转向失望,由好奇转向探究等心理变化时,故事也就逐渐铺展开了。
如在《月迹》中,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轨迹的变化与月亮的移动结合了起来,孩童夜晚的日常也得到了真实的写照,这即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情景记录过程。仿写:他忽地咧嘴笑来开来,说到,“何必那么麻烦,来,我就随时欢迎”。然而三年后,他却不是这样了。他原来上扬的眉眼低沉了下来,不说话也是一股沉闷的气势,他切切诺诺地说,“对不住兄弟,家里实在住不开,三个孩子还在大炕上挤着呢,没法招待”。再过了几年,他又是另一副模样了,西装配运动鞋的搭配略显不伦不类,他笑得灿烂,皱纹却挡不住地露了出来,这次他是来送儿子的喜帖的,他不住地炫耀着儿子的事业以及儿媳的孝顺,感叹终于苦尽甘来。最后一次见他时,他真的老了。开始出现明显的驼背,脸上也不再有笑容。他住在天桥下的破桥洞里,原来是被儿子女儿赶了出来。他开始长久的沉默,当有人问起时,只剩眼泪不住地从皱巴巴的脸上流下来。通过对人物不同阶段感情变化的描写,即可推断人物可能经历的遭遇,人物形象也有进一步的完善。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仿写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仿写并不意味着全面的抄袭,通过对相关文章写作规律、形式等的模仿,可促进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向文章中添加自身想要表达的感情及其他意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构思空间,将写作由学生恐惧的事转变为学生主动乐意去做的事,这也是仿写追求的最终目的之一。
安红刚,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