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原发性肝癌大熊猫的病理学观察

2018-08-24 08:47王承东李德生张和民邓林华吴虹林陈正礼
浙江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肛周肠系膜大熊猫

王承东,高 琪,李德生,张和民,邓林华,吴虹林,陈正礼,*

(1.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 都江堰 611844; 2.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 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室,四川 成都 61113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1]。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最为常见[2]。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常见的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2008年全球诊断出这种恶性疾病超过70万例,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16例。肝细胞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本文对一例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的因原发性肝癌转移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死亡的大熊猫病例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形态学研究,旨在探讨大熊猫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与大熊猫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大熊猫“盼盼”,雄性,31岁。体重自2014年起呈明显下降趋势,2016年3月发现其白细胞数目和粒细胞数目均增高,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并对其采取了相应治疗措施。2016年4月,发现其左侧肛周腺上出现粉红色菜花样赘生物,可见少量血丝附着,肛周腺气味浓烈。一周后观察发现赘生物有明显扩增趋势。分别于5月31日、6月5日采集其血样及肛周赘生物组织,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与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状细胞癌。2016年10月下旬以来,“盼盼”的腹围明显增加,体重显著增加,多项血液生理指标出现异常。于11月17日对其实施麻醉,进行CT检查,发现其肝脏下缘腹腔内存在一个巨大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约为15 cm×11 cm×9 cm,且腹腔见大量积液,疑为肿瘤占位性病变。经专家会诊后采取保守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营养,让其带瘤生存。2016年12月28日,“盼盼”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2 病理学检查方法

对死亡大熊猫进行系统解剖,观察并详细记录各脏器的病理变化。取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心脏、肺脏、肾脏、膀胱、脾脏、甲状腺、颌下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肢肌、后肢肌,以及肝左叶肿块、膈肌肿块、肠系膜肿块、腋下肿块、腹膜肿块,组织标本用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固定,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理剖检

尸体体形消瘦,腹部肿大,全身脂肪量少。右侧腋下有一肿块,大小约7.9 cm×4.6 cm,游离性弱,肿块质地较硬,被膜较厚,界限清晰,表面血管丰富,内部呈胶冻状,切面可见少量钙化结节(图1-A)。右肺可见出血灶。腹膜黄染、增厚,可见大量实质性组织团块附着。腹腔积液总质量31 kg。腹腔左侧,可见一大小约为20.5 cm×15.0 cm×11.0 cm的肿块与肝脏左叶相连,靠近胆管位置,重1.9 kg,表面可见大量结节,质地脆,内部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血样物质(图1-B)。肝脏表面可见3处乳白色结节性增生,边缘不整齐,切面可见化脓灶、钙化灶(图1-C)。左侧膈肌可见点灶状乳白色增生物,表面光滑。肠系膜上可见一黑色肿块,约0.5 cm。直肠可见大量出血点。脾脏下半段明显肿大。肛周皮肤散在小结节,附着血色分泌物,异味强,左下缘可见菜花样结节,大小约为1.8 cm×1.9 cm(图1-D)。右阴囊皮肤内侧散在结节。

A,右腋下肿块切面;B,肝左叶肿块切面;C,肝脏切面;D,肛周皮肤。A, Section of right armpit tumor; B, Section of left lobe of liver; C, Hepatic section; D, Perianal skin.

2.2 病理组织学观察

肝脏弥漫性中重度脂肪变性,含铁血黄素沉积,可见多灶性脓肿,细胞坏死(图2-A);肝细胞呈多角形,胞质丰富,胞核大,核膜厚且核仁明显,细胞有互相聚合倾向,细胞排列成梁状,梁宽窄不一,小梁中的细胞呈腺样、鹅卵石样结构,细胞异型增生,核质比增大,致细胞密度增加(图2-B),疑似肝细胞癌[4-5]。胰腺轻度萎缩,可见少量细胞空泡变性并有空洞形成,出血(图2-C)。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轻度脱落(图2-D)。直肠黏膜末端上皮细胞轻度脱落,局部黏膜出血(图2-E)。心脏心肌纤维断裂,间质肿胀、出血(图2-F)。肺脏可见大部肺泡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瘀血、出血(图2-G)。肾脏大部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出血凝固性坏死,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可见异型性细胞团块(图2-H),疑似肿瘤转移。膀胱黏膜下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I)。脾脏出血、血肿,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图2-J)。甲状腺部分腺泡显著扩张,偶见腺上皮细胞脱落(图2-K)。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可见大量蛋白样物质沉积(图2-L)。颌下淋巴结可见大量巨噬细胞增生(图2-M)。睾丸间质轻度水肿,未见成熟精子(图2-N)。肛周皮肤组织由不规则表皮细胞团块构成,向真皮增生,可见大量正常鳞状细胞和非典型鳞状细胞间杂分布,以及细胞角化不良和角化珠的形成,组织内可见炎症反应,判为鳞癌(图2-O)。肌肉前肢肌轻度萎缩,间质水肿增宽(图2-P),后肢肌间质增宽。胃、结肠及颌下腺结构正常。

肝脏左叶肿块组织由分布不均的纤维成分隔开,细胞排列紊乱(图3-A),细胞核大,核膜厚且核仁明显,核形不规则,可见异型性核分裂相(图3-B);膈肌肿块细胞核质比大,呈多形性,较大的清晰核仁,可见核分裂相(图3-C),疑似肝癌转移;肠系膜小肿块实为淋巴结,可见重度出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图3-D);右腋下肿块可见大量纤维样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样细胞(图3-E);腹膜肿块重度出血引起肿胀(图3-F)。

3 讨论

大熊猫尸检可见大量腹水,肝脏左叶可见巨大肿瘤,肝组织内可见多角形细胞,细胞排列呈腺样、鹅卵石样结构,细胞异型增生,核质比增大,致细胞密度增加,肿瘤组织可见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相,疑似肝细胞癌[6]。肾组织内可见部分肾小管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可见异型性细胞团块,疑似肝癌转移[7]。膈肌肿瘤组织可见多形性细胞,且异型性核分裂相明显,疑似肝癌转移。心脏、肺脏、脾脏、胰腺、直肠组织可见明显出血,肾脏、膀胱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肠系膜淋巴结、甲状腺、睾丸、肌肉组织出现水肿。肛周组织病变显示其患有鳞状细胞癌[8],但其相较于肝细胞肿瘤病变范围小且未转移,排除因鳞癌致死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发现,大熊猫肝细胞癌的主要表现与大鼠、兔、人的肝细胞癌病理变化相似,主要表现为瘤细胞呈多形性,异型性明显,胞核增大,胞质少,嗜碱性,可见较多畸形的单核、多核瘤巨细胞和核分裂相[9-10]。本研究在肾脏和膈肌肿块中均发现了上述异形细胞,综合全身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推断该例大熊猫患肝细胞癌并邻近转移,导致肾脏、心脏、肺脏、胰腺出现了严重的病理损伤,合并致机体功能障碍致死。

A, 肝脏(200×);B, 肝脏(400×);C, 胰腺(200×);D, 十二指肠(200×);E, 直肠(200×);F, 心脏(200×);G, 肺脏(200×);H, 肾脏(200×);I, 膀胱(200×);J, 脾脏(200×);K, 甲状腺(200×);L, 肠系膜淋巴结(100×);M, 颌下淋巴结(400×);N, 睾丸(200×);O, 肛周皮肤组织(200×);P, 前肢肌肉(200×)。A, Liver (200×); B, Liver (400×); C, Pancreas (200×); D, Duodenum (200×); E, Rectum (200×); F, Heart (200×); G, Lung (200×); H, Kidney (200×); I, Bladder (200×); J, Spleen (200×); K, Thyroid (200×); L, Mesenteric lymph node (100×); M, Submandibular lymph node (400×); N, Testis (200×); O, Perianal skin tissue (200×); P, Forelimb muscle (200×).

A, 肝左叶肿块(200×);B, 肝左叶肿块(400×);C, 膈肌肿块 (400×);D, 肠系膜肿块(200×);E, 腋下肿块(200×);F, 腹膜肿块(200×)。A, Left lobe of liver (200×); B, Left lobe of liver (400×); C, Diaphragmatic tumor (400×); D, Mesenteric tumor(200×); E, Armpit tumor (200×); F, Peritoneal tumor (200×).

猜你喜欢
肛周肠系膜大熊猫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我们都爱大熊猫
寻找大熊猫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