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岳文 杨超 印花
(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2新疆博爱孤独症儿童康复托养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是一种社交障碍,meta分析显示中国儿童发生率约为1.7‰~2.0‰,保守估计我国现存患者超过200万例,且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认知障碍、癫痫等疾病的治疗,在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对照研究,以2016年2月—2017年6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小儿孤独症患者60例入组,评价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疗效。
以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孤独症培训学校的小儿孤独症患者入组。纳入标准:(1)年龄4~10岁;(2)参照美国精神病学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规定的孤独症诊断标准;(3)评估前疗程<1个月;(4)未合并其它重大疾病;(5)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其它类型的认知精神心理障碍,如听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2)无法获得随访;入选对象60例,按照入组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5.3±0.6)岁。发育倒退11例。有家族发育迟缓病史7例。围产期与新生儿期危险因素个数(2.1±0.6)个。观察组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4.4±0.5)岁。家属自觉发育落后于同龄人13例。有家族发育迟缓病史6例。围产期与新生儿期危险因素个数(2.2±0.5)个。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就诊主要原因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半日幼儿园,半日专业机构训练,包括结构化教育、感觉综合训练、应用行为分析、音乐疗法、游戏疗法。要求家属在生活中加强沟通互动,每隔3~4个月左右进行复诊,持续12个月,加强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治疗,部位选择Broca区,频率按照脑电图检查结果Alpha峰频确定,根根据患儿的运动诱发电位确认治疗强度,1日治疗1次,持续29min,10日1个疗程,休息10日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续6个疗程。
两组对象治疗前、后,孤独症量表(CARS)评分、DQ评分以及差值[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量表评分与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ARS评分低于治疗前、DQ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RS差值低于对照组、治疗后DQ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观察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头痛,但可以耐受,未见癫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ARS、DQ评分与差值对比(±s)
表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ARS、DQ评分与差值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观察组相比,△P<0.05。
组别 量表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观察组(n=30)CARS 38.5±6.4 31.2±5.3* -7.3±1.6 DQ 58.4±13.4 65.4±9.4* 7.0±2.0 △对照组(n=30)CARS 37.8±7.0 33.1±7.2* -4.6±2.5 DQ 58.0±9.9 61.3±9.1* 3.3±0.6 △
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现阶段仍然以康复训练为主,疗效肯定,主要方法包括教育训练、心理理论训练、语言认知疗法等,但是疗效欠佳,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部分对象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2]。本次研究显示其用于辅助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的CARS评分下降更显著,DQ评分上升更为显著,提示联合治疗可以增进疗效[3]。经颅磁刺激治疗其起效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主要与其可以调节神经元活性、改善多巴胺神经递质有关,有报道显示其可以降低语言加工环路皮质兴奋性,改善认知功能。[4-5]
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可以增进疗效,但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需要提高合理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