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平 吴寒冬
信息技术课自产生起就一直围绕计算机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刚刚走入中小学课堂时,名字都直接叫做“计算机”。诚然,在信息技术课程刚刚走入课堂之际,计算机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家庭,计算机应用还没有足够人性化,人机交互的方式也比较烦琐,即使简单的人机交互,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还是在“机”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及,课程名称也由原来的“计算机”改为“信息技术”。作为一线教师,我曾经非常迷惑,为什么要改名称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关注于“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基本技术的地方,更是帮助学生养成应用最新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场所,把课堂中对“机”的关注转变为对“人”的关注。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现金支付已经普及,云计算来到我们身边,物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全息投影、3D打印等信息技术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无人驾驶也即将规模生产。信息技术的时代特点鲜明,发展速度飞快,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也许有的教师认为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没有变,课堂就不需要做多大改动。但在课程改革之初,就有专家指出,教材不能是教师上课的唯一依据,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特点、社会的发展自行开展教学,教材只是一个参考。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随时根据信息技术的时代特点来改变。
记得在湖南卫视的一个电视节目《我是未来》中,有一期节目邀请了娱乐明星王力宏。原因是他与时俱进地把人工智能加入到了他的MV《AI爱》中,既表达了AI的发展现状,也展望了人类与AI共同生活的未来。作为一名当红明星,他在努力地宣传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祖国的未来,更加需要即时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供养分,为学生未来适应全新的社会增加肥料。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他们喜爱的明星李宇春在春晚中的表现来体验全息投影技术的神奇;能够通过欣赏拥有53个手指的钢琴机器人特奥(Teo Tronico)与朗朗同台却毫不逊色的精湛演出来感受人工智能的进步;能够通过认识在沙特阿拉伯获得公民身份的索菲亚机器人,并欣赏她的现场演讲来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感受到特斯拉汽车无人生产车间的震撼;能参观到阿里、京东的无人仓储,领略人工智能的高效;等等。这些都是最新的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即使我没有带学生亲临现场,他们也意识到了他们在未来要面临的挑战。此刻无声胜有声,这时我只需问学生一句话,未来已来,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有句老话叫“若要小儿安,略带三分饥和寒”,说的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三分饥和寒,这样孩子才能成长得健康。从生理上来看,轻度的饥饿感有益于人类的身体健康,饥饿感会使肌体处于积极探究的状态,从而使得大脑更为活跃。现如今在巨大的高考压力下,从小学到高中,都充斥着为考试而学习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知识点的灌输、题海战术使得孩子们疲于奔命,每天不仅是学得饱了,而且是学得撑了,从睁眼开始就处于被灌输的教育,一直到睡觉前都处于完成教师安排好的作业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缺少了自己的追求,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即使给了他们学习资料,因为没有对未来思考的习惯和意识,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思考,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思考的科目。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减少灌输,通过诱发学生的饥饿感来促动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HTML语言的时候,如果使用灌输的方法开展教学,相对就比较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因为周学时的限制,学生很容易遗忘。因此,在學生学习HTML语言代码的时候,我不是直接把HTML代码编写原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来推导出HTML代码的编写原理。为了激发学生认识HTML的原理,我首先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推荐一名同学扮作模特(如图1),引导学生对模特人体构造进行分析,利用分析模特的方式,让学生来了解“< >”和””的作用,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标记形式,当学生将人体结构用这种标记形式标记出来后,我通过对比人体结构的表达,来引导学生认识HTML语言的基本结构(如图2)。不知不觉地,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已经理解了HTML的结构。这时,我再抛出一个学生很熟悉的游戏“大家来找茬(如下页图3)”,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教师展示的两段类似的代码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并在网页中实现,我让学生找出实现的两个网页的区别,达成学生对代码的理解……当学生对HTML编程欣然接受并乐于实践时,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然达成,而且对编程感兴趣的种子也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发芽。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不能拘泥于技术、局限于技术。技术是用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仅仅是掌握了技术,却没有理解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那么,技术便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环节。即使学生课堂上掌握了技术,也可能因为不懂应用而无法在生活中合理地运用技术。
例如,在学生学习《域名与域名的管理》内容时,由于域名概念离学生比较远,而且实践起来比较复杂,我们需要的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域名这个概念,更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域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域名的含义,我没有直接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去讲授,而是通过抛给学生一个关于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遇到的棘手的跨国官司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域名的概念和作用。从教学生“域名”这个概念转变为帮助学生在未来走上社会后避免在“域名”这个问题上走弯路,也就是由直接关注知识点转变为关注“人”的成长。当学生看到因为这个国际纠纷让创业阶段的腾讯公司的域名注册一波三折、耗费精力时,学生已经对域名产生了敬畏之心。这个案例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域名,也能对他们未来的创业生活产生启示。学生阅读结束时已经对域名这个概念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并且能够正确完成任务(如图4),但由于没有系统掌握域名的意义,就形成了对“域名”这个知识点的饥饿感,产生了对域名的准确定义和含义的知识的渴望。在这个时候,我还设置了一系列需要思考的相关任务(如图5),来帮助学生通过对腾讯公司的困境的分析得出域名命名的规则和要求,等学生分析完成任务后,再对“域名”这个知识点稍作点拨,学生即可理解。而且腾讯公司关于“域名”的一波三折的故事还能给学生前车之鉴的提示,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少绕弯路提供参考。紧接着,我继续抛出阿里巴巴等公司获得域名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域名的重要性,为日后学以致用进行铺垫。因为,实现学以致用的长远意义不在于课堂上教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未来是否能够产生影响。正如最后我跟学生开玩笑说的一句话:“估计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先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域名这节课,如果上过这节课了,说不定他就避开了这次持久的跨国官司了。”表面看起来,我在课堂上没有重点去讲解知识点,但实际上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却不是一节课能够衡量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技术,更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只有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提高,日后他们走上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甚至引领信息技术发展。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丰富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