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口沉银一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博物馆开幕,这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在全国公开、全面展示。“永昌大元帅”金印、大西政权金册、“西王赏功”金银币等500余件文物浮出水面,讲述明末农民起义的连天烽火。
2014年,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生特大盗掘案件,眉山市公安机关历时两年时间,追缴各类文物千余件,其中就有“永昌大元帅”金印。有文物专家认为,这是张献忠本人所有,他自封“永昌大元帅”,希望政权永昌。与金印一起失而复得的还有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天启元年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和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都水司正银”一百两银锭。此次展览,还“请”来了部分考古新科技,讲述“沉银”的发现故事。“大地鹰”智能化测绘无人机可以自动弹射起飞,自动开伞降落,曾多次完成对遗址地区大范围航空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记录;AGI-R8型两栖电阻率成像系统,可以对水层、卵石层等进行区分,探取水下秘密。①
6月中旬,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拜松市拉巴特墓地被确认为大月氏的遗存,这一考古成果丰富了对古丝绸之路遗址和文化遗产的认知。
相关资料表明,大月氏是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两千多年前,西汉为了联合远在中亚的大月氏共同阻击匈奴,派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从而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篇章。从2000年开始,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中国甘肃和新疆进行了持续18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此次中乌联合考古,则确认了西迁中亚的大月氏遗存,并与我国东天山的文化遗存系统互证。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小型墓葬78座,出土文物包括金、铜、铁、陶、骨、石、玻璃、海贝等各种材质。这些文物的文化特征与文献记载的西迁中亚后的大月氏较为吻合。对此,中国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中国考古学界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学术机构合作,持续深入地联合开展考古工作。②
6月25日,良渚博物院在闭馆提升改造315天之后,重新开馆迎客。600余件(组)来自良渚遗址的文物,向观众讲述了五六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其中,钟家港、葡萄畈、美人地等遗址的近200件陶器、动植物标本,以及后杨村、文家山、卞家山出土的玉器,比如琮、璧、锥形器,尤其是钟家港的良渚先民头盖骨,钟家港的鱼钩,都是首次展出。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其中出土了最早的龙形玉饰件,这两条龙一条是“抬头龙”,脖子是往上抬的,另一条则是“俯首龙”,龙头是往下弯的。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③
为确定宋六陵遗址数量、具体的位置,墓葬主体形制、宋六陵保护区的界线等问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近期启动宋六陵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宋六陵位于浙江绍兴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现存的一处重要王朝帝后陵园,埋葬着北宋徽宗及南宋高宗等6位皇帝,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之前去世的皇帝都葬在了这里。在宋高宗赵构陵墓发掘现场,已经清理出部分砖块和整齐排列的圆柱形墩子,证明这里曾是皇陵地面建筑中的一座大殿。
据史载,宋六陵曾经是中国历史上遭遇盗挖最惨的帝王陵墓,上世纪70年代,墓冢封土逐渐被夷平,地上建筑基本毁尽,唯独明清时期植下的松树幸存下来。1970年这里开辟成茶园。此次考古發掘工作的目的,就是确定各皇陵的具体位置及地下遗址的保存状态,并为宋六陵遗址公园的规划提供切实的数据支持。据悉,在相关工作结束之后,将在遗址上修建绍兴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