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雄文
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一种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少在老师、家长、同学们眼里的坏孩子,并不是真的“坏”,而是他们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却不懂得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达需求,于是,做出了不当的行为来谋求关注,久而久之,性格出现偏差。
“老师,刘崧无缘无故地打我!”
“老师,刘崧莫名其妙地朝我吐口水!
“老师,刘崧抢我的橡皮”
“老师,刘崧故意往地上洒水” ……
“老师,我家那坏孩子又犯事了,你就让他单人单桌坐在角落里,省得他骚扰别人……”
从同学们的投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捣蛋鬼,从家长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深深的无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去探究这个问题,而不能简单地给这个同学“坏孩子”的定义。我们首先得了解“不良行为”的成因,因材施教。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他只有6岁啊,刚上小学一年级。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行为会偏差得如此厉害,为什么会让家长如此无奈?
我走进了他的家。
父亲:警察
母亲:教师
这么好的家庭背景,照理来说,孩子的教养应该很好。原来,他家发生了无法预料的事情。当他在妈妈肚子里七个月的时候,爸爸癫痫病发作了。为了照顾爸爸,妈妈劳累过度,让刘崧同学不得不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爸爸生病,他的提前到来,妈妈没做好准备,得了严重的月子风,连行动都不方便。爸爸、妈妈开始了治病的旅程,一治就是六年。年幼的他孤单地跟着奶奶,一直到幼儿园毕业。
这时候,我心里开始有数了。这是典型的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类型。刘崧,他渴望着妈妈的爱。虽说没有不爱孩子的妈妈,但一般的家长在心里爱着孩子,却没有用语言说出来的习惯。年幼的孩子没有这种感受的能力。他对母爱出现怀疑。偶尔一次,在幼儿园里,他犯了错误,打了同学,妈妈应老师的要求出现在他的面前,陪他说了好多好多的话。不经意间,给了他一种心理暗示:只要他激怒了同学和老师,妈妈就会陪着他。于是他故意用这些无礼的行为来乞求妈妈的关注,他不是坏孩子,他要的是妈妈的拥抱,妈妈的赞扬。
我和妈妈沟通后,制订了教育策略
一、在家里,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妈妈每天都要想方设法发现儿子的优点,及时地表扬儿子,而且要把“儿子,我是爱你的。”“你是我的宝贝”“在我心中,你是最棒”这些甜言蜜语挂在嘴边。对儿子的无礼行为,暂时屏蔽,淡化處理。
二、在学校,耐心说教,引导孩子认识自我。
在学校里,我对他的管教确一点儿也不放松,对他的无礼行为寸步不让。我找他谈话,让他换位思考,让他认识到这样的行为会让周围的人受到伤害,会让他失去朋友,让他从内心一点一点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在小区,帮助建立朋友圈
心理学告诉我们:友情对个体的人格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友情的人生是苍白的。
由于奶奶年纪大,平时总是让他呆在家里。在幼儿园里,他挑衅别人换来了妈妈的关注,却招来了大家的敌意。
找朋友从分享开始,妈妈陪着他,分享自家的美食,分享自家的书籍,分享自家的玩具。慢慢地,他开始有朋友了。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一起骑自行车,捉迷藏,笑容挂在他的脸上。他也从分享中懂得,接受爱与付出爱同样重要。
刘崧慢慢地从一个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变成了一个正常的小学生。
爱的作用无可比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不仅要满足生存需要,更要关注到孩子爱的需求。给孩子温馨的关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我们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只喜欢用行动,不喜欢语言表达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太恰当的。我们要适当地改变一下爱的表达方式,一句“孩子,我爱你”比一件买新衣服对孩子更有意义。对行为有偏差的孩子,不能只是批评,更不能靠打骂。而是要深入孩子的内心,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家庭、学校积极配合,多方合力,循序渐进,让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