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慧
摘要: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目前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财务管理方式,本文从集中核算的意义出发,对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集中核算水平,强化财政监督职能。
关键词: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通过审核、支付、账务处理等方式,将财政监督职能贯穿于财务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预防职务腐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集中核算已取得的成效
(一)规范和统一了报账管理模式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核算中心统一规定财政各项资金的报账制度和流程,通过制度和流程约束和规范集中核算单位报账。设计标准、规范化的集中核算报账申请表,通过预算项目、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等必填要素规范报账行为。
(二)提升会计核算的质量
实行集中核算,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结合单位工作性质和业务活动实际设置统一、标准的会计科目,集中核算单位纳入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核算中心配备责任感强、经验丰富的会计把好财政资金的审核、支付关,把好账务处理关,确保资金支付的安全性、准确性、合法合规性。同时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由于配置了先进的票据装订设备,统一装订规格和标准,保障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的统一性、完整性及美观性。
(三)强化财政监管职能
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会计人员独立于单位,与单位不存在人事隶属关系,有利于独立行使财政监督权。核算中心会计通过对财政支出的事前审核,对于不符合报账规定、超标准、超范围的支出坚决予以退回,对报销单据不完整的支出予以退回补充完善,对财政支出切实履行了监管职能。
(四)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于集中核算,同一人事隶属关系,有利于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
会计人员同一场所办公,便于“走出去”、主动学习,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也有利于定期集中开展内部学习与交流,及时掌握最新的财经纪律、政策规定,并贯彻落实,为集中核算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会计服务。
二、集中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弱化集中核算单位的主体责任
由于事权与财权的分离,集中核算单位在思想上弱化了自身主体责任意识,过分依赖于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单位领导在财务管理思想上存在偏差,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财务管理权仍然留在单位本身,核算中心会计履行的是审核支付及会计核算监督职能。
(二)报账员整体水平不高,参差不齐
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单位配备的报账员不是财务科班出身,不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容易出现核算中心会计与报账员业务沟通困难的状况。报账员担负着单位财政支出的第一道把关重任,如果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就容易对单位财务管理造成直接、不良的后果。突出表现在报账方面差错率高、被核算中心退单的机率大,影响报账效率,进而影响预算执行率。
(三)会计人员任务重、压力大。
由于集中核算业务的特殊性,核算中心一个会计通常需要承担好几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量,从审核、支付到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特别是近兩年预算执行率各市、区排名的压力,每逢月底、年底,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处理量特别巨大,容易导致审核单据细节不到位,容易出现差错。
三、如何提高集中核算水平、强化财政监督职能
(一)坚持“三位一体”的核算模式,加强日常服务和监管
坚持“三位一体”的核算模式,加强预算单位、银行及核算中心三方协作与牵制,强化财务审核,提高拨付效率;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坚守职责、高度负责、增强服务意识,及时解决集中核算单位报账、核算遇到的问题,提供优质的会计服务,并协助集中核算单位进行财务管理。
(二)积极推进集中核算信息化建设,优化、完善集中财务监管系统
由于人为操作差错率高、效率低,应积极推进集中核算信息化建设,逐年优化和完善集中财务监管系统模块功能。实现预算、支付和记账一体化,实现业务数据的互通、共享及财政资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强化集中核算单位资金管理,提高集中财务监管水平。
通过着力完善核算系统的财务分析模块功能,规范和统一财务数据处理标准,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编制的效率和质量,提高集中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
特别是适逢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这就更需要核算中心未雨绸缪,及早进行集中核算信息化准备,积极实施核算系统的改造和优化,以实现会计核算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
(三)打造集中核算服务平台,规范集中核算管理,编制《经费报账指引》
财经法规、政策规定对单位领导和报账员来说,理解比较吃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针对各核算单位常见的经济业务事项,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及制度,以字典的形式编制《经费报账指引》。旨在让集中核算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落实相关文件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四)加强财务审核监督,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坚持“为政府当好家、为单位理好财”的工作目标,把审核监督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对集中核算单位的报账业务实施全过程监督,按照有关制度和规定,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1.严把报账“受理关”。在报账受理过程中,从原始凭证把关入手,做好源头监管,对不合规、不完整、应补充和更正的凭证资料予以退回,要求纠正和补充后再报账。
2.严把报账“政策关”。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财政财务法律、法规和制度,对单位不按规定办理的支出事项坚决不报账,严格约束支付行为,对不合理、不合法、超标准、超范围的支出坚决拒付,并对单位做好解释工作。
3.严把核算“监督关”。加强财务审核监督,杜绝一些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节俭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服务质量
严格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统一、规范会计科目,按照财政部预算支出科目,调整、完善支出明细科目,按单位管理的实际核算需要设置明细科目。认真处理账务,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集中核算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按规定做好会计档案装订和入库工作;及时做好银行存款对账工作,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六)加强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建设
核算中心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应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内部控制操作流程。具体体现在:对中心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详尽地梳理,勾画出具体业务流程图,查找业务风险点,并实施风险防控。核算中心应在资金拨付、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等业务领域实施重点内部控制建设。制度是保证,实施是关键,只有建立并实施、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才能让中心上下全体人员凝神聚气,形成合力,提高核算效率,提升会计服务质量。
(七)提升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和管理服务意识,加强报账员的定期培训
面对日益增多的核算业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新法规,新制度,寓学习于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每个人把自学与上级组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适应能力。特别是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会计人员是改革的先行者,必須勇于面对,下苦功夫,认真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和知识,学懂、弄通、做实,才可以为集中核算单位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同时加强对报账员的培训,报账员是单位的主要财务人员,负责预算编制、支出报账、部门决算、绩效评价等重要财务工作。核算中心应针对各单位常见的业务事项,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及制度,定期对报账员进行集中核算业务培训,使报账员迅速掌握业务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提高报账效率,切实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集中核算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分散核算”转变为“集中核算”,由“内部职工记账”转变为“委托代理记账”,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实行单位集中统管后,各单位的经济业务能够按照统一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报账,又积极发挥了集中核算监管职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不仅可以提高原有会计工作的质量,而且可以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加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运行模式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7上.
[2]张步红.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