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翠景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人体中存在微量C-反应蛋白,可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急性创伤、感染及炎症等多种情况,C-反应蛋白的浓度会随之增加,临床上多将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反应时的敏感指标[1]。本次研究,主要对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儿科就诊的98例患儿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分析CRP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儿科就诊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分组法,平均分为2组患儿。对照组(n=49),观察组(n=49),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及家属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已获取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组患儿均予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检验。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CRP检验。先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无菌操作,采集患儿的末梢血,血量控制在20μL左右。对于5岁以上的患儿将采集量控制在2mL左右[2]。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CRP联合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检验法,选择深圳国赛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并使用免疫投射比浊法,通过应用血常规机器希森美康XT-1800i对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待以上参数均符合要求后再予以第二次测定。
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阳性例数、阴性例数。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组患儿进检测,共有47例阳性,51例阴性。观察组中有9例阴性患儿(9/49),占比18.37%;40例阴性患儿(40/49),占比81.63%。对照组中有38例阳性患儿(38/49),占比77.55%;11例阴性患儿(11/49),占比22.45%。2组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阳性例数比较[n(%)]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指当机体受感染、创伤等损伤时,其损伤组织中血浆中的蛋白质急剧上升的组织细胞,可强化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激活补体,有效清除入侵机体内的损伤、凋亡、坏死的组织细胞和病原微生物,对保护机体有着重要意义[3]。有关CRP的多数研究中显示,传统观点将CRP视为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现代观点则表示CRP可直接参与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最强有力的危险因子和预示因子。早在1941年,在急性炎症患者的血清中便已发现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C-反应蛋白[4]。对于C-反应蛋白的检验最早采用半定量沉淀试验,具有高灵敏度、重复性好以及高特异性的特点[5]。
CRP已经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正常情况下含有微量C-反应蛋白,当急性创伤、感染时C-反应蛋白的浓度会急剧上升。因此,可以将CRP视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极灵敏的指标[6]。多数临床资料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感染、创伤、外科手术以及肿癌浸润时均可发现较高浓度的CRP,是正常水平的2000倍[7]。对于CRP的检测可采用免疫扩散法、放射免疫法、浊度法以及酶标免疫测定法,这几种检测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学者表示,若人体无任何健康问题时,其肝细胞的合成量为1~10mL,若存在急性炎症状态,其肝细胞的合成量则显著低于1g。而儿童由于年龄尚小,身体各脏器尚未发育成熟,再加上免疫力低下容易由多种感染疾病渠道受感染,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儿童一旦受创伤、感染,其体内的C-反应蛋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迅速上升的状态,且上升速度显著快于白细胞,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白细胞的改变已经是临床研究病原体是否被细胞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对临床医师诊断病情存在一定的影响[8-10]。但是C-反应蛋白不受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有效反应其临床炎症情况。
目前,由于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较为严重,人体不良反应越来越多,故医学领域加重了对C-反应蛋白的研究力度,力求全面提高其诊疗效果。因此,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诊治中判定患儿是否受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2组患儿进检测,共有47例阳性患儿,51例阴性患儿。观察组中有9例阴性患儿(9/49),占比18.37%;40例阴性患儿(40/49),占比81.63%。对照组中有38例阳性患儿(38/49),占比77.55%;11例阴性患儿(11/49),占比22.45%。2组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P联合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血常规检验。
综上所述,将CRP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应用于儿科中可获得较好的效益,既能有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又可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