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 李大鹏
摘 要: 本文从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介绍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即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首先,基于对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的分析,阐述了老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指出了老子唯物论存在的三点不足;其次,阐述了老子建立在“道”之上,以“反之动”思维为核心的辩证法思想,分析了老子辨证思想的三个层次,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三点不足。
关键词: 老子 哲学 唯物论 辩证法
老子的哲学思想形成于春秋末年,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既有宝贵的唯物论思想,又有深刻的辩证法智慧。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受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的束缚,老子的哲学思想没有被很好地研究和阐述,甚至被曲解。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受到“左”的思想影响,没有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今天,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更加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应该拨乱反正,如实确认和弘扬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本文将从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介绍和分析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唯物论
“道”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范畴,搞清楚老子之“道”的含义,是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老子哲学思想的关键。根据老子的论述,“道”应有下列规定性:1.道之为物,具有物质性;2.道为万物本原,道生万物,道在万物,道涵万物;3.道至微、至大,道小在微尘,大在宇宙;4.道自因、自生、自动、自运、自律、自然;5.道为“名”实体,道生万物,包括人,有人才有人的思想意识,才能以名标道之实;6.人法道,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依据“道”,按客观规律办事。
首先,老子用“道”表示哲学主体,把“道”看成人和天共同的终极根据。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既是宇宙论的范畴,又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道”既是世界万物的逻辑起点,又是万物的终极根据。从终极根据的意义上说,“道”便成为本体论范畴。老子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即天地万物的本质和基质,这就是老子的本体论,即物质本体论。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接触到本体论问题的哲学家。虽然老子没有具体的论说,但脉络是清晰的,观点是明确的。老子提出“道”的观念,确立了道家哲学的理论核心,开启了中国思辨哲学的新研究领域。
其次,在老子看来不论是人、地、天、道,无论是政治、思想、修身处世,无不以“自然”为本。“自然无为”乃是老子思想的精神所在。老子既讲了世界的物质性,人的产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又强调了人必须奉自然之法,人的思想必须顺自然而为,所以老子哲学应归属于唯物主义哲学。我们认为老子是唯物论者,绝不是根据“道之为物”这一点认定的,而是按照老子的整体思想得出的结论。
老子时代还没有“哲学”、“唯物”、“唯心”的概念,但《老子》一书确是一部体系完整的典型哲学著作。《老子》一书虽然未提出哲学的根本问题(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思维的关系),但它确实研究了这一问题。可以说《道德经》就是围绕这个哲学根本问题展开的。并对这个根本问题作出了唯物主义的回答,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物质世界在先,物质运动产生人类社会、人的思想观念。谁是第一性(本原),谁产生谁在老子心目中是非常清楚的。老子还特别强调了人类社会、人的思想观念必须顺自然而为,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会发现老子的许多理论问题都是从这一基本观点衍生的,因而《老子》才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真理是最朴素的。说《老子》之“道”是“物”,老子是“唯物论”,已是对老子的正确认识和充分肯定,无须另加装饰、美化、升华。把老子神化,使道神秘莫测,已堕入宗教的幻境;用现代物理学“质子”、“量子”“宇宙爆炸”说解释老子之道,超越时代,只能给人以遐想;著名作家王蒙揭示老子的精彩,把老子之“道”与“唯物论”、“唯心论”并列,称为“唯道论”,只能从文学层面上欣赏。
老子主张“为物”和“为心”,这是古代“唯物”和“唯心”的朴素说法。老子书中的“唯物”和“唯心”虽然粗浅,并不明显清晰,但它确实提出了,是最早的区分。可以说,“唯物”和“唯心”并不是西方哲学独有的模式。在人类历史上,老子第一次演示了两种不同认识路线的存在和对立。
不仅如此,老子还把万物之源从更早提出的“五行”说的具体之物发展为“道”,用一个字代替了“金、木、水、火、土”,看似简单,但它代表了一个认识时代,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大突破。如果说认定具体之物(气、水、火、光)是万物之本原,虽然是人认识世界的巨大进步,但还带有直观性、片面性、猜想性,只能称之为是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而从具体之物抽象出“道”,概括出物质的特性,则是对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是从朴素唯物主义奔向真正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性跨越。在当时世界上哲学思想较为发达的欧洲,还处于具体之物为万物本源的“徘徊中,如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70年)认为火为万物之源”[1]。能和老子之“道”媲美的,是晚于老子一百多年的古希腊“原子”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谟克利特。两者都是未经实验的一种假说,但都对科学发展有重大启发,都是古代较为完备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当然老子的唯物主义也有明显的欠缺:一是老子并没有彻底否定鬼神的存在,他认为鬼神受到道的统制和限制,但还存在;二是老子没有把道的物质性和道的运行规律在概念上分开,给人们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三是老子虽然讲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主要是强调顺自然而为,不相信人类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明显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
二、古代辩证法之大成
春秋之末,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促使人们的辩证思想大发展。老子按“反之动”思维,揭示了辩证法的深刻道理。《道德经》的宝贵价值就在于它给人以启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深刻的辩证法智慧。
老子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具有物质实体的“道”的基础上的。“道”者为一,它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联结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彼此不可分割的连绵不断的统一整体;“道”本身就是运动、变化的实体,它生、养、散、反、归,周而复始,川流不息,变化万千,構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动中有静,独立不改,以静为常,世界万物以成;动静有规,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体系;最可贵的是,老子提出“反之动”思想,发现并揭示出事物发展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规律,成为他辩证法的灵魂,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找到了内在根源;并接触到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思想。这些论述已经包含了辩证法的各个主要之点,老子是中国最早的辩证论者,其书可称为古代辩证法之大成。
综观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老子明确提出,反复强调的辩证法思想。包括:世间万物普遍联系、统一的思想;万物运动、变化、周而复始的思想;动中有静,动静有规的思想;运动变化具有客观性,按规律而为的思想;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思想等。对这些辩证思想,老子是明确的,并且反复提出强调,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说明和论证。
二是老子已经具有但没有明确提出的辩证思想。如,时间、空间的辩证思想;质变量变的思想;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等。这类辩证思想是我们从论述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老子有这样的思想并且已经应用,但并不明确,是潜伏着的思想。
三是老子已经接触到、涉及,但没有形成的辩证思想。如矛盾转化的条件,斗争性,矛盾的平衡与不平衡等。这是老子论述中涉及的一种意思,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思想。
严格地说,只有第一层次,才算是老子的辩证思想,它构成老子辩证思想的主体,我们的爱研究只能以此为依据。第二层次的思想只能作为分析老子辩证思想的参考,并不能作为老子的完整思想。第三种情况,不算老子的思想,只是偶尔闪现的意识。
并且,老子的辩证法存在一些欠缺,主要有:
一是有很多正确的、闪光的思想是我们从老子的论述中归纳、提炼出来的。老子虽然意识到这些思想的重要性,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思维,自身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真理仍然带有自发性、朴素性。
二是在讲运动变化,对立面的转化、循环时没有强调条件。这里的环境、条件很重要,没有讲清楚环境和条件,就使这种转化、循环失去了依据,变成随意或绝对的变化。
三是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思想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老子没能揭示出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从而暴露出老子辩证法的不彻底性。
放眼世界哲学发展史,如果我们将老子与西方辩证法的奠基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相对比,会发现两人的辩证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强调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都在揭示辩证法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已经达到了欧洲中世纪不可比拟的程度,它凝结这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是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思想遗产”[2]。
三、结语
中国同世界上一些早期文明国家一样,在哲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不仅第一个站出来公开与上帝、鬼神斗争,让上帝、让鬼神退位,成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按照“反之动”思维,揭示了辩证法的深刻道理。可以说,对于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子都有着自己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不仅是中国哲学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而且对世界哲学的影响巨大和深远。
参考文献:
[1]刘明翰,郑一奇.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01(第一卷):233.
[2]宋志明.中国传统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6.
[3]李挺.思想界的元始天尊:為老子正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作者李挺系吉林财经大学(原长春税务学院)经济系,教授,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