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的背后向盐碱地要良田发展智慧农业

2018-08-21 09:15苏万明
新农村 2018年19期
关键词:改良法城阳区稻作

苏万明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研发团队,同时在青岛城阳区等六个基地种植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并已在迪拜沙漠基地成功收获“海水稻”,引发了广泛关注。

“海水稻”成功种植的背后,是我国相关方面正在对盐碱地实施土壤改良,变曾经的“不毛之地”为良田,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发展智慧农业。

万亩盐碱地正在变良田

日前,笔者来到其中一个“海水稻”种植基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桃源河两岸的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以前,这片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度最高处达9‰,基本失去了种植农作物的功能。

现在,大片盐碱地被一道道窄窄的排水沟划分为一块块大田,田里一些小型通信基站分外显眼。地上,每隔三五米,还放着一包包土壤调节剂。

基地负责人、城阳区委常委于冬泉介绍,2017年10月17日,城阳区政府开始与袁隆平团队、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院合作,共同设法将上马街道13800亩盐碱地改良为良田,并为下一步我国大规模开展盐碱地、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土壤改良,提供试验和示范。

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院负责人张国栋介绍,截至目前,城阳基地内已经改良完成盐碱地1000亩左右,基本达到了“海水稻”的种植要求——土壤盐度6‰以下。基地内,5月28日刚刚插下“海水稻”的田地里,嫩绿的秧苗正在夕阳中随风摇曳。

“今年底,城阳区基地将完成3000亩盐碱地改良。3年内,所有1.38万亩盐碱地将变成良田。”张国栋说,3年的改良周期之后,“海水稻”及大豆、棉花等抗性作物和—般作物都将可以正常种植。

“四维改良法”

这片盐碱地改良采用了一种新法一“四维改良法”。

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院技术中心总监万吉丽介绍,“四维改良法”是由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抗逆性作物(即“海水稻”等耐盐碱作物)四大要素系统组合而成的一套技术方法。

要素物联网系统由地下管网灌排设施,与地下及地表的多种微型环境传感器、窄带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连接形成。传感器感知光、温、碱度、生长态势等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技术即时传送至大数据中心——城阳智慧农业云平台——沃土平台上,然后通过AI和专家诊断系统,智能调控土壤状态及水、肥释放。

地下管网灌排设施分为两种,一种埋在地下半米左右,将根据大数据中心“指令”,把植物生长调节素以滴灌方式精准传输到作物根部,同时改良土壤。另一种深埋在地下两米,如果感应到盐碱水下渗或上升,管道就會打开一个阀门收集,并导入排水沟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度或阻止土壤返碱。

土壤定向调节剂则直接掺入盐碱地里,改良土壤。

“四维改良法能够实现土壤改良和土地数字化、农业智慧化。”袁隆平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继明博士说。

此外,张国栋说,近期同时试种“海水稻”的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龙江大庆、东营军马场、浙江温州、延安南泥湾等五大基地,以及日前已经收获的阿联酋迪拜沙漠插秧区,也都采用了“四维改良法”,七大基地改良面积共一万亩左右。这七大基地基本代表了我国主要的盐碱地类型。

智慧农业

在土壤改良的同时,城阳区还进一步发展智慧农业——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形态。

于冬泉介绍,在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的要素物联网系统基础上,沃土平台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存储分析系统、农田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自动农机设备作业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

同时,城阳区还正与袁隆平团队打造全产业链新业态——集研发、装备制造、创业和创新孵化、成果交易、智慧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目前,这一项目开始建设盐碱地稻作改良装备联合研究所、智慧农业高端装备测试生产中心、智慧农业产业链生态圈联合创新中心、数字化农业要素交易中心、智慧农业4.0展示推广中心、数字化农业交流培训中心。

此外,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城阳区共建的华为智慧农业全球联合创新中心,预计今年7月上线。

猜你喜欢
改良法城阳区稻作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改良法测量胃管留置长度对脑卒中患者胃内残留量监测的影响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改良法口服硫酸钡X线下复位胃扭转的应用价值
改良法处理人脱细胞真皮的脱细胞效果及其与体外细胞的相容性研究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初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改良法与传统法疗效对比研究
小小艺术家
赣榆区麦秆还田稻作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