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教学已经成为近两年来的教育改革主流,旨在使小学生具备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与思维品质。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素养则是指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习得的汉语理解能力、汉语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所产生的思维品质与审美素质等多项内容。可以说,小学生所形成的语文素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质量,还将对他们未来的一生以及他们的现实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从落实能力教学、贯穿德智共生、关注情感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对小学生应用祖国文字能力影响最为深远的学科,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关注。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却渐渐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了厌倦与疲惫的情绪,虽然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汉字、语言知识,但是却无法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与本质,更不能透过语文知识感受到祖国文字语言的博大精深。语文素养学说认为,知识教学并非目的,让小学生形成语文能力,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并且他们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知识探究,感悟语文知识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教学根本。
一、 落实能力教学
能力教学是指教师应锻炼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通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学好语文的科学方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在学情基础上结合教师指导,使小学生摸索出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
在《四季的脚步》一课中,笔者将4名同学分在一组,鼓励他们在组内探究文本所描写的四季特点。在组内,每个组员负责一个小节的阅读与归纳任务,分别总结出春、夏、秋、冬的美景,并概括诗歌小节大意。每名小学生在组内都有明确的职责任务,这份责任感将会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而且这种分工方式还可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成为尖子生的“独角戏”舞台,所以可大大提升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小学生应提前做好阅读与分析准备,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等学习本文生字词,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贯穿德智共生
德智共生是指教师应将德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约束自我行为,规范自身的文明礼仪。语文课程中有大量的学科知识都是重要的德育资源,比如古今中外文学家、诗人的奋斗史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作者在文本中所阐述的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等,若小学生可在这类德育资源下受到启发,那么将会受益终生。
在《骄傲的孔雀》一课中,笔者引导小学生分析了孔雀的性格缺陷,以及孔雀因为骄傲跌进湖里的悲惨下场,然后结合“骄傲、自满使人落后”的真实案例来引导小学生学会尊重与谦虚。现在的小学生从小生活在环境优良的家庭中,大多数小学生都备受家人溺爱,在家中说一不二,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小学生会产生过于自我、不尊重他人的不良意识,而利用《骄傲的孔雀》中“孔雀”的下场,再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经历,可对小学生产生警示作用,使其进行自我反思。在《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一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这则网络新闻,新闻以陌生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为基本内容,赞颂了现代社会温情的情感的。将这则新闻与《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结合起来,更便于小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精神,使其产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三、 关注情感教育
核心素养学说所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不仅应学好知识,还应学会学、乐于学、善于学,归根到底,就是教师要照顾小学生的学习感受,使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因此,教師应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施以恰当的赏识教育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中,为了锻炼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以“绘本想象阅读”为小学生提供了课文绘本,鼓励小学生在系列图画引导下探究本课知识。这套绘本读物十分形象地描写了狐狸看到乌鸦垂涎三尺的面貌、乌鸦听到狐狸奉承得意洋洋的样子,而这些图画信息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便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上,小学生都十分积极地根据狐狸、乌鸦的动作与表情解释了图画内容,且对“狐狸是如何获得乌鸦嘴里的肉”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联想。笔者会根据他们的表述引出本课的生字词知识,且会根据学生表述与课文内容渗透喜欢奉承便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生哲理。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教学是最热门的改革词汇,教师应据此设置能够促进小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获得发展的语文教学活动,为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不断优化语文启蒙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7(30):100.
[2]康惠南.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J].教师,2017(16):35.
作者简介:
沈长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