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就需要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的安全性。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会影响农产品的健康生长。所以,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其的监管,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以免生产出的无公害农产品达不到标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不少消费者认为市场上的无公害农产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并且,很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也并不重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导致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比如,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操作规程,在实际生产中不遵循无公害农产品相关生产要求。还有的地方政府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低市场准入标准不够了解,分管部门也不明确,奖罚不分明,导致无公害农产品的监管效果不理想,市场上仍然有不少无公害农产品没有真正实现“无公害”。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标准更高,更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所以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总量在同类同产品商品总量中已经达到30%。所以,需要认证的农产品数量越来越大,导致无公害农产品的监管难度不断加大。比如,有的无公害农产品虽然进行过认证,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并且,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流通和经营环节,都没有统一进行,所以其申报工作比较复杂,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监管难度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无公害农产品在某些环节就得不到有效的监管,进而影响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
在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的质量检测,以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使人们能够吃到安全的农产品。比如,采用抽检的方式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在抽样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抽样标准进行。在具体的抽样检测工作中,要由各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进行,在调查工作中要以农产品的生产季节、地点分布等为依据。同时,执法机构和检测机构要相互配合,保证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的有效性。所选择的检测机构必须是经过国家认定的,还要能够对被检测产品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只有经过严格检测且检测结果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否则应禁止其流入市场。
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决定着其质量,如果其生长环境被严重污染,农产品也会被污染。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督,保证农产品能够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中健康的生长。比如,在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周围不能排放废水、废渣,否则会严重降低当地的水质。如果用被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就会导致农作物被污染,进而使农产品被污染。并且,废水、废渣中会含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由此可见,产地环境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监督,是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无公害农产品包装上通常会有相应的标识,消费者在看到包装标识的时候就知道其属于无公害农产品。所以,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的管理。比如,对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其包装标识的合法性。检查过程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等为依据。有的无公害农产品必须要经过包装才能上市销售,这类产品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同时,要保证产品或包装上明确的标注发证机构名称,检查相关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有关标志是否真实有效等。
综上所述,在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监管时,需要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只有质量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同时,要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监督,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而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的管理,则能保证市场上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各方面的合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