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北方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2018-08-21 07:20:54王丽凤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9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樟子松坡度

王丽凤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之一,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重视林木的育苗、造林工作。樟子松是北方适生性较强的乔木之一,松属树种中最耐寒的树种,具有耐寒、耐旱、抗病、生长迅速的特点,其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是防护林建设、城市绿化、园林植树的主力树种,同时也是建筑、家用和和化工行业的主要材种,樟子松因此成为为北方地区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结合樟子松造林工作的实际,就北方地区地域和气候特点,分析樟子松造林技术从育苗到选地造林、幼苗栽植、松幼林抚育等各环节要点,通过科学的指导合理运用造林技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从而加速樟子松的开发利用,实现樟子松资源丰产、速产和稳产。

1 樟子松造林地的选择

樟子松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地要求不是很高,一般情况下符合樟子松的生活习性的地块就可以,除了水湿地、排水不良的粘土地、土壤含盐量较高的立地不适合造林外,其它山地、沙地,土层瘠薄的地段,中质土壤、粗骨土、丘陵区黄土都可栽植樟子松造林。但樟子松立根深度较深,综合从土壤厚度、土壤中盐碱含量、氮含量、土地肥沃度,排水能力多方面考虑,以排水良好、土壤层比较深厚、土壤含可溶性盐类0.12%以下、肥力中等、向阳面具有一定坡度的的湿润沙地地块为樟子松造林地首选,这种条件下的樟子松会生长的特别好。樟子松造林地的地下水位不宜过高。

2 造林地的整理

林地选择好后,造林的前一年进行整地,新采伐林地、风蚀地、退耕还林地杂草少,土壤疏松,不需要整地就可以造林,北方地区在秋季树木进入休眠期后进行,便于樟子松在第二年春季的造林以彻底清除造林地中灌木和杂草为主。结合本地立地条件确定整地方式,分全面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的造林地,是对造林地进行全面翻垦的整地技术,坡度较大的造林地须修建相应的水平台阶,山顶或者山腰造林地坡面较长的适当保留原来的植被。局部整地适用于山地造林,整地应顺应当地主要风向,优势在于整地速度快、成本低、水土流失少,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北部地区平原区域、山地坡度较大和土壤贫瘠的樟子松造林地块以块状整地为主,包括穴状整地、鳞状整地;有一定坡度但坡度不大的平整山地、无风蚀地、障碍物不多的采伐地、山岭和丘陵区域适合带状整地。

3 樟子松育苗技术

3.1 育苗。樟子松对水、热、通风要求较严格,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排水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整地前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随整地施优质农家肥5000kg/667m2;樟子松造林应选混交效果好、利于互生和适生的速生型品种,可以短时间内取得樟子松资源的有效蓄积;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春季地表温度达到8~9℃时即可播种,条播或者撒播,按4kg/667m2播种。播种后土壤覆盖种子厚度为1~2层面左右。至幼苗脱壳前,注意防止鸟啄食为害。

3.2 苗期管理。樟子松出苗期保持育苗地湿润,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左右,灌水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速生期每隔3~5d灌1次透水,以后可每15d灌水1次;苗木旺盛生长期追肥,追肥量可随苗木生长逐渐增加;使用除草醚灭草,做好育苗地除草工作,注意喷后10h内不能浇水;7~8月份为促进樟子松幼苗根系生长,进行10d 1次松土,松土深度2~3cm;苗木病害以坚持预防为主,待苗出齐后用1%波尔多液每隔7~10d喷1次,控制苗期的各种病害,连续喷4~5次。

4 樟子松造林苗木的选择和密度控制

樟子松第2年春节栽植造林,多风干旱地区可雨季造林,选2a生、高度大于40cm、胸径大于25mm的苗木移植造林,造林地密度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林地立地条件较高、小区域的樟子松造林以稀植为主,反之,以密植为主,密度:材林每宜222株/667m2,防护林宜 444 株/667m2。

5 樟子松栽植

为有效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北方地区樟子松栽植时间宜定在3月下旬至4月初,此期的温度利于苗根生根。造林用的苗木应尽量顶浆造林,移植前两周原床切根,待新根分化,即可起苗栽植,起苗前进行灌水,尽量使起苗、运苗、栽苗连续进行,保持运苗的过程中苗根的新鲜性和完整性。栽植深度以苗叶不埋入土中为宜,谨记“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要领,踩实后及时灌足量水,确保土壤和苗根密切接触。樟子松栽植成活后适时追肥、除草和松土并灌水。

5.1 栽植方法。樟子松栽植有机械造林、明穴栽植、簇植、隙植和垂直壁法几种栽植方法,造林面积比较大、平缓或起伏不大的固定沙地适宜机械造林,造林效率高,成活率达到70—90%;明穴栽植是植树造林中经常使用的造林技术之一,苗木成活率也比较高,适合山地或者地势有一定坡度的造林地,如苗木侧根发达,最好用穴植法造林;簇植法适合贫瘠干旱的沙地造林,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幼树的生长,比一般栽植造林成活率高10—15%;隙植法可保证苗木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比一般栽植法的工效高,简单、容易掌握,适合土壤条件好,杂草少的地区;垂直壁法在沙地栽松中比较常用,操作简单、工效高,能保证栽植质量。

6 林地抚育管理

樟子松林地抚育年限一般为3a,栽植成活后松土除草要和培土相结合,追施尿素肥,各年抚育为2次、2次、1次,每年使用机械中耕对林地进行除草;对樟子松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按“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进行;春季和秋冬季节对樟子松进行整形和修枝,剪去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侧枝。要保证樟子松幼树的生长,造林4~6a后,应及时伐去非目的树种和全部灌丛。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樟子松坡度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44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9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8
我眼中的樟子松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8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5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电气化铁道(2016年4期)2016-04-16 05:59:46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
河北遥感(2015年2期)2015-07-18 11:11:14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