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勇峰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句话刻在了深圳人才公园的石碑上,也烙印在深圳这座城市的气质里。抓住人才,成为深圳快速补齐基础创新短板的捷径。
2017年,深圳全面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经过一年的努力,深圳已经筹建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3家、基础研究机构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海外创新中心7家,新增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3家,新增全职两院院士1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6名、深圳“孔雀计划”团队30个,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6.3万名、增长42%。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900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4.13%。
深圳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想干,巧干,实干”,秘诀在于“规划早、起步早、见效早”。2017年初,深圳首次提出要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即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以及推进十大人才工程。
同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十大行动计划建设实施方案》(深府〔2017〕47号),对“十大行动计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部署,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超前谋划影响世界未来格局的重大创新活动,超常规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成为国家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赶超引领的重要力量。“十大行动计划”从提出到落实,非常果断、迅速、有效,走在了全国重要城市的前列。
深圳始终懂得栽好“梧桐树”,方有“金凤凰”。早在199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虚拟大学园”,是全国第一个集国内外院校资源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集聚了60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事业单位建制、独立法人资格的院校深圳研究院47家。
2006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经友好协商,在深圳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近期,笔者参加了组织部的双创调研团赴深圳先进院调研,对于深圳先进院的“梧桐树”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圳若是没有“虚拟大学园、先进院”等平台,那么就算“金凤凰”来了深圳,也没有合适的栖息地,更不能尽快投入工作,产出成果。深圳先进院在支撑深圳基础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先进院承担了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2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脑科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等3个基础研究机构,成为支撑深圳“创新”的重要依托平台。
目前,深圳先进院已建立6个研究所、9个国家级创新载体、26个中科院/省级载体和44个市级创新载体;共有2453人的研究团队,其中员工1376人,学生1077人,包括国千人才38人,广东领军人才9人,诺奖兼职3人,杰青5人,万人计划3人,百人计划42人,海归506人,是国家引进海外智力示范单位。深圳正是有了先进院等平台,才能在引进高层次科学家、高端人才方面游刃有余,能够快速搭建平台,让人才迅速就位开展科研。与深圳做法类似的是苏州,依托苏州纳米所成立的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苏州中心,已经为苏州引进了23个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共建载体31家,初步形成了中科院苏州集群,后发优势不可估量。
杭州对标先进,立足基础,发挥优势,鼓足干劲,也能闯出新天地。之江实验室、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等一批以基础研究为重心的研究机构的成立并运行,表明杭州在基础研究布局上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与深圳相比,我们必须认识到深圳在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上已经取得领先优势。杭州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好以下工作,补齐基础研究短板,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进行顶层设计,出台战略规划。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三大平台落地杭州,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会和优势,是杭州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飞跃式发展的一次绝佳机会。杭州应对此进行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在充分尊重平台自主性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提出支持政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为指引,做好服务和配套,让这些顶级平台能够集中精力做科研,出成果。
发挥浙大优势,共建高水平科技基础设施和机构。浙江大学是历史予以杭州的最佳馈赠。不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资源和优势,推进杭州基础创新上台阶,这是资源浪费。深圳先进院、苏州纳米所是深圳和苏州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建立起来的基础研究平台,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杭州而言,让浙江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则是杭州的机会和机遇。例如,围绕浙江大学优势学科联合共建一批高水平研究院,会形成怎样的局面?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浙江大学1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居全国高校第三。浙江大学被评为A+的一级学科有:生态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农林经济管理等,这些都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依托这些学科所在学院与杭州区县(市)共建研究院,这会对杭州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带来质的变化。苏州引进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的基本政策是:落户所在区县配套资金1亿以上,加上土地或者科研用房支持。杭州区县(市)是否也能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浙大A+学科所在学院共建高等研究院,延伸转化科技成果呢?如果杭州区县(市)形成了这样的政策共识和氛围,那么合作的对象可能会超越浙大,更多的985和211大学,都有可能来杭州建立研究院,这种局面不就是深圳、苏州的成功经验吗!
承接国内外科学家来杭建立研究院。深圳先进院是深圳招引海外人才的主阵地和桥头堡。杭州的西湖高等研究院、之江实验室,以及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合作,都是吸引优秀人才落户的“梧桐树”。在杭的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投公司等,与海外高水平的科学家、教授有着密切而深入的联系,有些在杭的热心教授和投资家一直在对接和推动海外著名科学家团队来杭州设立研究机构,杭州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市)应主动积极对接,做好落地服务工作。
2017年开园的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深圳人才公园”还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深爱人才、圳等您来”,让来到深圳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人才的尊重、期盼和热爱。深圳已经向世界各地的人才,发出了最诚挚、热切的邀请函,深圳知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抢夺“人才”这个最宝贵的资源上占据先机,就是占据了发展先机。在这一点上,杭州要继续旗帜鲜明、谦虚端正地向深圳学习,把“创新驱动落实到人才驱动”,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