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飞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机械中。为此,以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就如何更好地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中,农业机械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走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1、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的意义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机的性能、减少农业者劳动力。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中的现状是,操作者能够提前把操作的指令输进设置好的数字通讯单元模块中,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业机械的生产智能化、精细化。而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已经实现农业生产控制局域网化,其中主要方法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把通用微型算机安装在农机中,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工作,进而可以完成农业机械的全面性控制。我国农业机械的局域网化实现还不是十分的完善,想要真正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局域网化对标准规范化、接口通用化还有大的提升空间。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2.1电子装备技术
该种类型的电子技术通常运用于机械内部,比如将监控与自动控制系统添加进去。这里以拖拉机这一大型农业机械为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所以此时需要分布式控制技术与网络技术提供支持。对于体积庞大的现代农业机械来说,电子信息技术在应用之时,计算机控制终端(ECU)的辅佐是极为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借助智能化的形式达到对机械系统自动化管控的目标,具体是借助安设网络通信协议与规划标准接口的途径去达到优化农业接卸设施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的目标。
2.2人机接口技术
一直以来,不管是传统农业机械还是新兴农业机械,都需要人工操作才能正常使用。但是,现在随着电子监视仪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农业机械的驾驶室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操作杆和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信息在智能化终端的有效显示,并且还能按照操作者的意愿显示各种他想要知道的终端信息。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力。
2.3总线通信技术
为了使众多农业机械设施具有标准化与通用化的特色,电子信息技术在应用之时,可以借助将智能显示终端设备安设在机械驾驶操作平台上去实现上述目标,而终端设备的型号是由机械的类型而决定的,在光线电缆的协助下去到使相关通信有效衔接的目标。具体是在 CAN 总线技术的协助下实现上述目标,借助串联的形式与相对应标准接口关联在一起。在总线通信技术的协助下,农业机械系统内部安设的 ECU 与总控制器达到信息互换的目标,并以动态化监测的形式去强化自动化操作水平精准性。在农业通用化规划实现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上的运用体现出兼容性的特征,就应该以总线通信技术标准为基点,为上述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若通用性标准要达到实现的目标,对与农业机械生产制造而言,只要在处理接口配套问题的进程中把握住重点即可,这些重点可能是 ECU 用户侧,也可能是相关设施的规划问题,还可能是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在农业机械通用性标准的编制方面,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国际上相关研究人员就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现阶段,对于拖来机这一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而言,国际上对其编制的各项标准大体上是以 DIN9684 为基准的。
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3.1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视度不高
截至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但在我国的应用并不理想。虽然我国大部分的农业管理部门都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巨大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只是将其用到一些农业气象预报和农业网站建设方面,在农业机械方面并没有得到充分使用,也没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发展。
3.2投入及研究不足
尽管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朝阳产业,其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科研经费不足,上级部门在科研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项目申请单位过往的科研成果决定,这就对一些新成立的研发单位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其次,部分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只顾眼前利益,对农业机械中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考虑严重不足。
4、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方法
4.1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增强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视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实践者,为了使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必须让农民了解并重视这一技术。国家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了解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带来的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4.2加大机械信息化研发力度
盡管现阶段各类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中的运用取得了可观的科研成效,但是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现代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与电子化水平与还是存在较大的距离。所以加大对高校、科研院等机构的投入力度是极为可行的,从而使电子信息技术在国内农业机械科研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4.3与“三农”问题有效关联
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与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我国“三农”问题,在此基础上优化农业机械研制、营销、应用、维修保养等程序的信息化质量,大幅度的提升农业机械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水准,从而使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科研成效更加贴近农业、农民与农村的实况,为各类科研成效的推行与应用奠定基础。
5、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取得了较好成绩,对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需指出的是尽管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随着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目标的提出以及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对农业机械的电子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宫晓琴.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分析[J].河北农机,2013(4):57.
[2] 马明春,张新颖.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对策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1:27-28.
[3] 王振.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J].南方农机,2016,47(6):16+19.
[4] 刘学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举例[J].农业与技术,2013,05:8.
[5] 杨跃峰.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