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文化"空临"技艺的传承

2018-08-20 19:01李剑钊张媛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技艺

李剑钊 张媛媛

摘 要:致力于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数以万计的学生、老师、家长受益,推动汉字书写的进步,搭建传承平台。

关键词:"空临"技艺、汉字文化的传承、工匠精神、技艺传承人

“空临”:汉字的书写艺术,结合古人空临,不用纸墨而作的写字动作,如画腹、画掌、画地、画沙、画席、画壁、画被、书空、作势等,对培养形象思维、精研结构和形成气势都非常有用,通过眼睛、嘴巴、手相结合,激发书法写兴趣。致力于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数以万计的学生、老师、家长受益,推动汉字书写的进步,搭建传承平台。

一、传承平台建设目标

1.积极进行“空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致力于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受益,推动汉字书写的进步;

2.建设的汉字文创展馆项目,建设项目包括:汉字坊、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四项,对于书迹原物进行展示,启迪后人;

3.培养汉字书写技艺传承人,举办职业教育师资、学生培训、书写比赛、书法展览、汉字文化学术论坛,三年内培养具备汉字书写文化技能技艺的职业院校教师1500名、学生4500人;

4.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创新能力,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教师、学生的“工匠精神”,开发知识产权10件以上,发挥特色示范引领作用。

二、建设内容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通过开发及录制的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动画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上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善书法课堂教学单一、枯燥和低效的现状, 使学习更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通过让观看名家的书法讲座、教学示范、作品图片欣赏,让学生化抽象為具体,使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 获得丰富的审美知识和学习经验,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感官上加深认识,依次反复多次通过多媒体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生感官上的认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开展汉字书写文化传承培训,培养职业院校技艺传承人

汉字书写文化传承人培养是文化传承的核心,通过聘请技能名师、行业专家,定期开展技艺传承教学、研究、交流、传播等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传统技艺传承教育团队,积极面向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学生等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探索和总结各种有效方式加强传承人培养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对传承人的价值认知,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培养具备汉字书写技能技艺的学员。

3.建设汉字文化展馆,多种形式汇聚资源

运用展示平台,实现汉字书写文化互联网共享、利用、创造,助推汉字书写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互联网+书法教育”,尝试采用新的途径方式,记录、保护汉字书写文化。围绕构建生态系统,打破实践、空间的限制,为每个人创造平等的机会,接触、了解、喜爱传统非遗。

4.创意产品开发,做全民书写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全民书写水平

全民书写公益平台通过互联网传播,配合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并互动交流。线上实施全民书写—书法提升工程,现有在线课程3960套,线下学习人数5万人,在线学习人数60万人;线下实施青少年书写提升行动,实施“万名书法师资培训计划”,培养扶持万家自我复制的书法实体103家,做悦写全民书写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全面书写水平。

5.开发非遗文化技能传承项目申报

在与汉字书写传承人、企业的合作中,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形成科研课题与研究团队,获得专业的融合经验。在省内范围内举办汉字书写文化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培训、交流、展示以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6.开展互联网+书法创新创业教育

“全民书写”平台项目的推出,凭借悦写书法教育十三年的专业教师团队,汇聚全国一线名师,打造全球最大最实用的书法教育平台,让汉字书写文化得以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奉献一己之力,将快乐书写之理念分享给每个人,让汉字书写文化得以传承。将汉字书写文化利用数字化模型、影像等技术,建立全景展馆,分门别类的展现汉字书写文化的发展历程、工作场景、设计流程、优秀作品、传承人等。

依托传承平台,孵化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此建立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