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滨
一、ADSB技术概述
(一)ADS-B 含义
A-自动:不需要人工操作和地面的询问。
D-相关:信息全部基于机载设备。
S-监视:提供位置和其它用于监视的数据。
B-广播:数据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用户(在ADS-C中是这样),而是周性的广播给任何一个有合适装备的用户。
从ADSB定义上说,可分为发送(ADSB OUT)和接收(ADSB IN)
两个子系统, ADSBIN指的是机载端接收其他飞机和地面站的ADS-B信号,解析处理形成目标飞行航迹,提供给CDTI(座舱显示器)或综合监视系统,为飞行员提供自身飞机周边的交通信息,实现空空监视的目的。ADSB OUT指的是航空器通过数据链广播模式,在特定的间隔时间内向机外空域进行广播,地面的ADSB数据站接收航空器通过数据链广播的格式为DF17和DF18等ADSB消息,转换为标准格式的CAT021目标报告输出,然后送到ATC系统将其进行单路输出显示或与雷达信号融合显示,提供给管制员进行空中交通管制。
(二)ADSB技术应用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监视技术,即航空器通过广播模式的数据链,自动提供由机载导航设备和定位系统生成的数据,包括航空器识别、四维定位以及其他相关的附加数据。
地面和其他航空器可以接收此数据,并用于各种用途,如在无雷达覆盖地区提供ATC监视,机场场面监视以及未来空-空监视等应用服务。
(三)ADSB的关键技术
HPL是由GPS接收机通过特殊的算法——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 RAIM)计算得出的。机载接收机RAI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4颗为一组的多组卫星作为接收机的“可见”卫星,从而解算出多个航空器位置结果,并比较这些位置结果的一致性,只要结果存在不一致就表明位置数据的完好性可能是不充分的。
因此,RAIM算法需要机载设备能“看见”多于四颗卫星,达到这样的条件和GPS卫星的轨道有关系。使用相关软件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计算出RAIM的有效性。因此,RAIM的失效可以提前知道,并且有必要的措施来处理RAIM失效。
(四)ADSB常用的3种通信数据链格式
1)Mode S 1090ES(S模式扩展断续震荡数据链)
1090es是国际民航组织推荐使用的数据链,也是目前广泛用于民航空管的数据链方式,它的工作频率为1090MHz,其设计标准为RTCA/DO260B、RTCA/DO181D、ED73A、ED86、ED-129/129A/129B,其TSO要求为TSO-C166b。
2)VDL MODE 4(甚高频模式4数据链)
VDL MODE 4是瑞典最早提出的基于S-TDMA数据链协议,唯一支持空空、空地一体化数据通信服务的系统,它的工作频率为VHF频段,设计标准为ED-108A,无TSO要求。
3)UAT(通用访问收发机数据链)
UAT是美国FAA机构提出的适用于美国国内通用航空的专门ADS-B监视的数据链格式,其工作频率为978MHz,设计标准:RTCA/DO282B,TSO要求为TSO-C154c。
二 ADSB远端地面站的组成和功能
ADS-B地面站通过全向或定向ADSB天线,接收航空器通过数据链广播的格式为DF17和DF18ADSB消息,通过信号解调,采样CRC编译码,解码航迹处理,航迹维护报文触发(实时/周期)等一系列过程,转换为标准的CAT021目標报告输出,经过路由传输、分发、信号转换传输至ATC系统,目标报告与ADS-C(FANS1/A)、雷达数据融合,在显示系统中以位置符号的形式跟踪监视飞行。
三 ADSB技术与传统雷达相比的优势
目前中国民航正在大力推广ADSB技术的应用,目前全国大部分的空管分局站均已计划部署ADSB远端台站和ADSB数据站,为解决二次雷达盲区补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ADSB技术与传统雷达相比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ADSB定位更为精确,信息更新率快。SSR使用的是传统的询问应答方式,机载设备为应答机,只能提供目标航空器的二次代码,高度等有线信息,一般是4秒一个询问周期,而ADSB采用GPS定位方式,机载设备为GPS以及数据链设备,现在可以实现0.5秒接收一次航空器位置信息,目前GNSS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10米量级,因此ADSB的定位分辨率也是10米量级。而传统SSR雷达由于固有的角分辨率限制,导致无法分辨距离太近的两个机组,监视精度相对较低。
2ADSB地面设备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一套符合民航管制工作需求的二次雷达地面站建设大概需要1000万人民币左右,而实现同区域覆盖所需的ADSB地面站的建设投资只有二次雷达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并且维护成本也比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特别在雷区建设的雷达站,雷雨季节SSR雷达天线部分容易遭受雷击,更换雷达备件和维修成本非常高,ADSB的远端地面站防雷效果相对令人满意。而且地面站的建设简便灵活,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3ADSB地面站的建设简便灵活,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各地面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对独立的建设,,因此在二次雷达的盲区它可以作为重要的补盲手段。预计如果未来在全国空中交通管制普遍推广ADSB的技术应用,由于其定位精度高的优势,对缩小飞机飞行间隔标准,优化航路设置,提高繁忙空域的使用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当然ADSB本身也是存在局限性的,由于其定位主要依赖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目标定位,一旦GNSS系统失效,将导致其无法对目标位置进行验证功能。而且目前ADSB地面站一般是被动接收信息,如果航空器给出错误的位置信息,或者有来自不明设备通过数据链发送的标准ADSB的CAT021数据格式,地面站系统是无法识别真伪信息的。
总结与展望
根据中国民航的十三五规划,我国民航将在未来五年发展积极推进ADSB系统的建设,根据统一部署,我国的ADSB建设实施遵照的是“西部先试先行,由西向东稳步推进”的原则,在今年年底我国各空管分局站的空管自动化系统都必须具ADSB的航迹处理能力,ADSB技术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未来航空监视技术发展趋势,空管部门正在面临如何从二次雷达到ADSB过渡,以及制定ADSB管制新标准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