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静
【摘 要】 仪式教育是初中生德育过程的重要载体,它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仪式教育是德育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然而现在有些仪式教育枯燥乏味、机械刻板,没有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本文从初中生的仪式教育为出发点探讨其在德育过程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仪式教育;有效途径
在古代,仪式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仪式教育就是中国传统的“礼”育,是指通过正规的、符合法律规范、符合传统道德的多种形式对人们开展教育,使其形成规范的行为、道德、心理习惯。
初中生仪式教育具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仪式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以仪式的形式开展德育活动,处处赋予爱的教育,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育人的有效性。第二,仪式教育可以表现内在的教育内容与观念。仪式教育借助灵活多变的美的教育形式,使内在的教育要求外显化,并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仪式教育活动是多种活动形式的融合与创造性的运用。精心安排的教育仪式,透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产生多种意识下德育教育的综合效果。第三,凝聚成员意志。仪式有大有小,影响不同,但是仪式对学生而言往往都是极为隆重的,其标志性意义极强。基于仪式教育的定义和意义,笔者尝试探索初中生仪式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开学第一课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开学第一课,那就是始业教育,德育校长讲完,班主任讲。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洗礼”,早已耳根生茧。说总比做容易,更何况学生只需要听,听完之后去做的则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改变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刻不容缓。开学第一课可以变成入学礼,可分为“欢迎礼”、“迎师礼”、“授徽礼”、“宣誓礼”、“嘱托礼”五部分。作为七年级的新生,来到陌生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他们可以在高年级同学的带领下,向他们的新老师行鞠躬礼。如此,既能消除他们的不安,又达到了尊师的教育目的。再由高年级同学将校徽戴在胸前,逐渐让他们有学校主人翁的意识。当学生举起右手宣誓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很激动的。入学的第一天就进行礼仪教育,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德育者和班主任要殷切地嘱托学生,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做起,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提升自己行为习惯的同时,能带给别人快乐与温暖,使自己成为明德笃行的阳光少年。
二、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不能一成不变,程序不能过于机械,主题不能只有升国旗奏国歌,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为了增强师生对升旗仪式的认同感,发挥升旗仪式的德育作用,关键在于要把握德育机会,产生情感交流,要从形式、主题、内容、语言等方面不断创新,要联系学生实际,使升旗仪式既庄严神圣,又能进行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中国为了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学校德育工作就可以以此为契机,舉行庄重的升旗仪式,内容可以多样化,包括述说背景、缅怀先烈、爱国教育、齐唱国歌、珍惜生活、发表感言。丰富的仪式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恩先辈、惜取眼前,使他们对固有的升旗仪式有了重新的展望。在国旗冉冉升起时,心底深处能燃起对国旗的敬畏、对祖国的自豪、对老师父母的感谢、对自己的肯定。
三、入团仪式
传统的入团仪式庄严而肃穆,一般流程为:1.宣布仪式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2.宣布新团员名单。3.新团员集体宣誓。4.优秀的老团员代表为新团员佩戴团徽。5.新团员代表发言6.校领导寄语。7.全体起立,奏团歌,宣布仪式结束。这样的仪式看似复杂,面面俱到,学生却也没有深切体会,他们无法领悟入团真正的意义,只知到了初中要入团,入团只是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若要体现入团的重要意义,首先是要增加入团的难度。学校可以举行团知识的竞赛,让学生对入团先有一定的了解,再对优秀者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最终选出德才兼备者入团。入团仪式要别出心裁而不失隆重,让学生感受入团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让所有的学生都因为想要入团而奋发图强。
四、运动会开幕式
初中三年,三次运动会,每年的运动会开幕式循规蹈矩,并无特色。流程为运动员入场、介绍各方阵、升国旗奏国歌、致开幕词、裁判员与运动员代表宣誓。如此的按部就班,让这“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失去了色彩。操场上没有看到学生的意气风发,只听到学生的叽叽喳喳。赛场上学生可以尽情挥洒汗水、笑傲群雄,与之匹配的开幕式也不能失了颜色。针对学生活泼的特点,开幕式要活脱,可以让学生准备大型的体操表演或武术表演抑或民族歌舞,彰显青春的活力。教职工也应参加,可跳当下流行的广场舞,它也不乏运动元素,老师们可以真正体验跳动的节拍。师生之间共同舞蹈、共同欢乐,让运动会实实在在地动起来。
五、捐赠仪式
一般情况下,先由校长致欢迎词,再由学生接受捐赠。学生看到崭新的衣服时,脸上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可事后问他们有何感受时,有部分学生的回答令人愕然,认为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任何情感的流露。都说“赠予玫瑰,留有余香”,如若捐赠者知道有如此特殊的个案,估计也不会认为他们捐赠的物品虽微薄,行动却伟大了。于学生与好心人而言,敷衍的捐赠仪式都是一种伤害。学校要在捐赠仪式到来之前,就要灌输给学生感恩的教育,让他们用心排练《感恩的心》,歌曲配上手语,全体参与。学生会从歌声与手势中,发自内心的感怀恩人。为了表达谢意,学生理应回报,学生可以送自己会做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有恩于他们的人,如小制作、美术画、感谢信等。这样,学生才会从捐赠仪式上感悟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意义。
总而言之,好的仪式就如好的文章开头,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好的仪式要策划周密,布置细致,环节得当。它应既无哗众取宠之感,也应无索然无味之觉;既应不缺独运匠心的新意,也应没有脱离主旨的做作。德育过程中,德育者要让仪式教育真正发挥其教育效果,便要精心策划编排仪式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仪式教育后的行为感悟。学生需要德育工作者的耐心呵护,经过点点滴滴仪式教育的浇灌,他们终究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1]黄兆辉,张菽晖[编撰].南海神庙碑刻集,广东人民出版社[M].2014年5月
[2](北宋)欧阳修撰,林青校注.归田录——历代名家小品文集,三秦出版社[M].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