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新课改要求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家长的溺爱、师生间的互不理解、个别教育存在困难等都是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难点。班主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提高自身群体的整体素质,以实现卓有成效的管理,营造班级良好的氛围,使小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难点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6-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6.107
在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因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对于教师的做法不理解,不愿意服从管理,班主任的一些管理规定很难执行下去,导致管理的效果不佳。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教学要与时俱进,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也要发生改变。
一、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难点
(一)家长的溺爱导致学生的骄纵心理
小学班级管理重心应放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也就是德智体等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孩子寄予的期望很高,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又对孩子关注太多,照顾得无微不至,宠爱甚至是溺爱,以至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很难开展工作。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同学分享成果,也不愿承担责任,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很容易产生矛盾。另外,学生常表现出来的叛逆心理也会阻碍班主任的管理,导致班级的管理陷入危机。
(二)师生间的互不理解使得班级管理出现瓶颈
在小学班主任的学生管理中,有些学生不服从管束,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如果班主任教师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运用尊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小学生,师生之间就很容易出现敌对情绪,学生对班级制定的一些管理规定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班主任若以更加强硬的态度继续实施,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恶化,甚至破裂。
(三)个别教育存在困难
因为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能力、成绩与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如何因材施教,讓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均衡的发展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通常,对于那些比较顽皮、成绩不好的学生,班主任所采用的方法是找他们个别谈话,对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性格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得以纠正。然而,从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出,此类工作要持之以恒,花费不少的心力与时间,难度比较大。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对策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其需要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的管理中,要明白教学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有所提升。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之下,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学生所承受的考试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来自这方面的压力只会随着所学科目的增加而加大。如果想要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上课的专注力得到加强。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融洽,班集体气氛轻松愉快,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快乐学习。二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无法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就是有再好的教学水平与方法都无济于事,以上是班主任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应努力的方向。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工作重心就是,学生有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与周围的环境互相融合,和谐相处。在进行班集体文化的打造时,班主任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班级管理规定作出相应的调整,化解矛盾与对抗情绪,搞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班集体的一分子,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成员,进行班级的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这个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责任,要建立起班集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教师与学生一起来将班级管理好。
(二)注重学生的内在心理培养,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
学校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健康成长,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教书指的是发展出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育人指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到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的升学压力也越来越大,班主任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压力的疏导,缓解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有阳光积极的心态,并且有超强的抗压能力去迎接压力与挑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三)减少班主任工作量,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
在教学实际工作中,由于班主任身兼数职,不但要管理班级,还要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使得班级管理与教学工作很难兼顾,所以会出现个别学生教育效果不是很好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全面考虑工作,要为班主任减负,使他们的工作量适当得到减少,只负责教学一个班或不安排教学,腾出精力主要放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发挥出班干部的作用,使自己的工作量得以减轻,将个别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学校要经常组织班主任的培训教育,参与一些心理学知识、管理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走出校园去参观学习,进行交流与取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与整体素养。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学者来学校讲课,班主任也可以提出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请他们解答,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所以,小学班主任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管理水平,将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何素洁.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5).
[2] 温传昌,狄传厚.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J].华夏教师,2016(5).
[3] 刘长江.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4).
[4] 徐艳.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