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莲 施婷婷 王良桂
摘 要: 本文围绕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践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园林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品牌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 品牌專业建设 教育实践
品牌专业是指专业建设、教学成果、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社会声誉、发展潜力、专业竞争力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优质的培养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完备的教学科研条件,为高等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品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园林专业是研究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研究“生态与景观兼顾、建设与保护并重、城市与乡村一体”的生态文明的综合性专业。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园林专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践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园林专业的建设方案和具体建设内容,以期进一步提高园林品牌专业的综合实力,培养满足现代园林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和特色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具有工学与农学协调发展的特色优势。园林品牌专业旨在建设一流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科研实践条件等,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于一体的理论知识,掌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应用和园林工程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能力,能在园林及相关行业从事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等专业工作、工程施工与管理,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品牌专业建设内容、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园林品牌专业的建设形成以知名教授、教学名师为专业带头人,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多学科相互融合,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扎实实践技能和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其次,高效组织和带动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如“园林植物应用”教学团队、“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团队等,明确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改革,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后,积极组织现有的专任教师,特别是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高校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少项目工程经验,使得教学缺失实践指导性,不能有效地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对此,还可定期组织教师们到相关单位进行研究锻炼,通过增长实践经验和项目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打下基础。最后,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人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们授课,尤其是为学生们讲授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实训课程,完善教师队伍。
2.2课程建设
2.2.1通过课程群形式优化课程内容
品牌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打造精品课程,形成品牌专业的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培养方案及优化人才培养思想,可将课程内容按类划分,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专业制图、设计表现等课程可统称为规划设计类课程;植物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栽培学、植物景观设计、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可统称为园林植物及应用类课程,形成教学组,协调统一、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富有特色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2.2.2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预约课堂、大师课堂等网络课程建设,形成品牌专业资源库,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2.3教材建设
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应该突出项目导向、任务导向。既要有清晰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架构,又要突出实践技能,结合职业资格要求。根据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在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深化和完善教学“链式理论”,系统研究、梳理行业、专业课程、教材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以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带动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施工管理等主干课程教材建设,形成主干明确、支线丰富、相互补充、环环相扣的“链式”教材,架构清晰合理的教材知识体系。重点加强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建设,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原版教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4实验实践建设
2.4.1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系统化实验平台。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应用能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在现有园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园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国际化虚拟实践平台。同时,进一步推进实验室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如开放实验室制度,实行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学生除了正常的课程实验时间之外,还可以自主预约实验室的开放实验项目,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4.2强化实践教学,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以学生实践训练为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应用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国内外优秀经典案例调研课和实习课,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增加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选择,进行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和工程实习等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供场地,为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提供条件。除此之外,园林专业的教学还需重视课程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逐步建设园林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并建立“互联网+”数字化实践教学与信息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科四年教学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包括实验、实习和设计(论文),旨在强化学生综合应用意识、科学研究意识和规划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5教学改革建设
2.5.1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育的目的不是學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3]。园林专业教师在讲授解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要注意学生思维方式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引入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和新应用。
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比如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堂讨论,课堂结合现场一体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其实,可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指导教学的方式,以习题讨论、PPT汇报或演讲报告等不同形式探讨并解决相关课程的学术或实践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涉及的课题和内容多样化,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高效培养创造性思维。还可应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特别是野外调研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利用各类资源,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如园林植物调研时,各学生小组分别进行资料查阅、检索表核对、表格填写、图片处理、PPT制作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5.2改革课程考核方案。
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典型考核方案涉及作业、调研汇报、期末考试等项目及其所占的比例,其中作业汇报一般为3次~5次,包括现场调研、改图、实验等内容。在课程考核方案中注重考查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多元评价考核体系,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都会综合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而定:1.学生出勤率(20%),评价每位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表现;2.学生作业(30%),评价每次调研、汇报等作业内容等情况;3.考试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如果学生一学期都不认真上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那么即使期末考试得高分也是不能过关的。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任何内容,不能忽视任何的一堂课程、一次汇报、一次作业。
2.5.3建立竞赛培训机制。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过“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需要实践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类相关活动,如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园冶杯”、“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和“稻草景观设计竞赛”等,并对参加竞赛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支持,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营造竞赛活动的动手实践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做好竞赛宣传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开展培训讲座,提升学生参与热情。此外,还要积极组织拓展学校竞赛,如进一步拓展“小花园设计与营建”竞赛,从由南京林业大学主办,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参与的“三校六院”的竞赛项目发展为中外大学生竞赛项目。最终,通过开展各级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
3.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园林绿化在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美化自然景观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园林专业已成为社会建设与管理不可替代的重点专业,也是低碳生态、和谐幸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可替代的急需专业。
我校园林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历经百年传承创新,成为全国园林专业的排头兵,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等多项荣誉称号。通过品牌专业建设,优势特色显著增强。进一步充实全国唯一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新增省级人才多人,并新增“园林植物应用”省级教学团队。进一步建设精品课程,新增省级以上开放课程多门,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插花艺术”,省级开放课程“花卉学”、“园林工程”、校级开放课程(含系列微课)“园林史”等,发挥专业的开放性与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相互支撑的“322”课外创新活动体系(包括设计竞赛、学术讲座、假期实践活动),促使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同时,加快完善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立“入门感性化、景物直观化、素材综合化、分析科学化、空间动态化”的“五化法”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实结合,相互补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教材、课程与实践教学的联动性,成功实现了远程设计实践与辅导。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园林品牌专业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连续三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四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对相关专业的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训练是园林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运用其指导专业实践。除了加强实验室建设、拓展实习基地等外,还可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4],如建立数字模型创作坊、插花设计工作坊,庭院景观设计工作坊等,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生命科学等专业都有着良好的交叉和融合。园林品牌专业的建设还可探索不同专业的交叉教学,如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风景园林学的交叉实践教学[5],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多学科知识背景和创新意识,能够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挑战当前复杂的人居生态环境问题,扎实掌握现代复杂风景园林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庆生,胡宇橙,李志刚.高校旅游管理品牌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28-230.
[2]周平,唐天向,海梅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农学品牌专业打造[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1):60-64.
[3]赵晓波,赵艳辉,王文举.化学品牌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83-86.
[4]黄婷,苏凤秀,杨永福.风景园林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轻工科技,2018,34(4):143-145.
[5]陈静,李文敏.基于课程实践的生命科学与风景园林学交叉教学探索——以同济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