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

2018-08-20 03:36于洪娇
新农村 2018年9期
关键词:秸杆腐殖质绿肥

于洪娇

土壤有机质指的是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物质,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作物生长。近些年,因为农业的过度开发,特别是长期施用单质化肥,没有适当对土壤进行有机质补充,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及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功能减弱,致使土壤质地严重退化。虽然有机质占土壤总量不大,但其在土壤肥力上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却是明显的。一般在其他条件一样或相近的状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里,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增加土壤有机质可谓的意义重大,要增加土壤有机质就必须使土壤有机质积累量大于有机质降解量,使有机质转化的平衡过程向有机质含量提高的方向移动,所以有机质含量提高是个缓慢过程。

1土壤有机质具有的重要作用

1.1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据估计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所产生的CO2,每年可达1.35×1011t,大致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可见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解是大气中C02的重要来源,也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

1.2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中的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闭,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

1.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结构,在腐解过程中合成的腐殖质等有机胶体,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由于它松软、絮状、多孔,粘结力又比粘粒汪11倍,粘着力比粘粒小一半,所以粘粒被它包被后,易形成散碎的团粒,能使砂土变紧,粘土变松,土壤的保水、透水必性以及通气性都有所改变。同时使土壤耕性也得到改善,耕翻省力,适耕期长,耕作质量也相应地提高。另外,腐殖质对土壤的热状况也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它的存在能明显地加深土壤颜色,从而提高了土壤的吸热性。同时腐殖质热容量比空气、矿物质小,而比水小,而导热性质居中。因此在同样日照条件下,腐殖质质量分数高的土壤土温相对较高,且变辐不大,利于保温和春播作物的早发速长。

1.4促进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物质及营养物质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能促进了各种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能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随着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但因土壤有机质矿化率低,所以不像新鲜植物残体那样会对微生物产生迅猛的激发效应,而是持久稳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正因为如此,含有机质多的土壤肥力平稳而持久,不易产生作物猛发或脱肥等到现象。

1.5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土壤中的磷一般不以速效态存在,常以迟效态和缓效态存在,因此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低。土壤有机质具有与难溶性的磷反应的特性,可增加磷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率。

2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

2.1秸秆还田。秸杆还田一般指农田将收获的秸杆粉碎,不经堆腐直接翻入土壤。它对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与保存氮素及促进土壤难溶性养分的释放比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效果更好。在进行徒秸杆还田时,应按照还田秸杆的C/N和田间肥力状况,适当添加速效性氮肥,加速秸杆分解,以避免秸杆在土壤里分解时引发微生物与作物对有效氮素的竞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2.2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土壤养分库,尤其是土壤有效养分库,从而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提高对植物所需养分的供给力。二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常用的有机肥有:粪肥、堆肥、沤肥、厩肥和泥炭及商品有机肥等。每年深施有机肥2000千克,亩,两年内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机质提高至10克/千克。

2.3种植绿肥。绿肥是指所有能翻耕到土壤中作为肥料用的绿色植物,绿肥产量高,种植绿肥既作土壤覆盖,又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据试验,无论哪一种土地,每年亩翻压1吨绿肥鲜草,5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0.1~0.2%,全氮提高0.011%,总腐殖酸增加6.1%,活性有机质提高17.4%。

2.4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里的养分,亩施专用肥不可低于25千克。测土施肥技术的核心是按照本地的土壤条件与作物生长要求。采取诊断施肥和补偿施肥,并按照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达到土壤里的养分平衡。技术路线是:采集土壤样品取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方技术、肥料加工与使用技术,项目区通过定期监测,对于不同作物决定最佳配方,生产及供应适合相应品种与地力条件的专用肥,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2.5深耕深松。深耕和深松就是为了加大耕作土层厚度。最大程度的吸收秋冬雨水与雪水,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调节土壤通透环境。同时结合镇压技术,减少蒸发,蓄水保墒深翻深度达35厘米以上,全面打破犁底层,使耕作层厚度达25厘米以上,促进底土熟化,利于作物根系向深层伸展,雨季能蓄水贮墒,减少地面径流。技术路线是:秋灭茬-秋深翻-秋耙地-镇压-春季播种。

猜你喜欢
秸杆腐殖质绿肥
『绿肥黄瘦』
知否知否
不同来源堆肥腐殖质还原菌异化铁还原能力评估与调控
“贷”动秸杆走四方
农业秸杆增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秸杆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技术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浅析我县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秸杆打捆,让禁烧不是梦
不同恢复阶段人工沙棘林土壤腐殖质组成及性质
三种不同绿肥的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