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肖艳
三月的贵州,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撒菜种、铺地膜……在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村民黄恩泽正在自家地里忙活着。
“种菜的两亩地,去年一季豇豆卖了11000多块钱,一季莴笋卖了上万元,再加一季土豆的收成,毛收入有将近三万块钱。”他乐呵呵地算着种菜的收入,可是以前种粮的七八倍。
新关村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耕地稀少,石漠化严重,耕地产出低。村支书刘兴雄说,现在这里成了蔬菜专业村,毛南族群众脱贫发展,得益于贵州“校农结合”扶贫新模式。农民种的菜,定点卖给对口帮扶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不仅签订协议组织收购,还派出专家指导生产,在村里建了示范点、检验室、冷藏库,培育脱贫产业。
卡蒲毛南族乡乡长石通佾说,“校农结合”扶贫,让卡蒲乡一年间生猪存栏增长2.2倍,土鸡增长2倍,萝卜增长5.1倍,土豆增长3.9倍,白菜增长2.9倍,一批生猪村、白菜组、茄子寨悄然形成。
学校食堂是稳定的消费市场,将学校的农产品需求导向与农村产业调整精准对接结合,“校农结合”成為贵州省推动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
据统计,贵州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食堂1.7万个,每天就餐学生500多万人,每月消费农产品金额超过10亿元。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说,通过这一稳定而庞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可以引导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产业,吸引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2017年秋季学期以来,贵州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常用农产品5.97万吨,采购金额约6.5亿元。经过各地各校探索,形成黔西南州“贫困户+合作社+配送中心+学校”、西秀区“绿野芳田农户+合作社+购销平台+学校”、贵州民族大学“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等工作模式。
贵州省教育厅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提出继续探索集团化推进“校农结合”扶贫模式,2018年确保全省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占采购总量的40%以上,同时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学校后勤及校园安全稳定。
邹联克说,“校农结合”是产销有机对接的创新,也是计划生产、便捷流通、订单购销的协调统筹。贵州省将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在推进“校农结合”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需求引导与产业培扶结合,按照“学校需要什么就组织生产什么”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二是建基地与搭平台结合,遵循市场规律确保校农双赢;三是扶贫与扶智结合,发挥教育部门智力资源优势,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