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由北京气象学会、海淀区科协、海淀区教委、海淀科普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赛在海淀寄读学校举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二小”)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气象科技知识的教育,学校除了建有校园气象站、开设气象选修课外,每年都派代表队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赛。2018年北京市9所小学和14所中学的代表队中,中关村二小有三支代表队参加了小学组的比赛。
竞赛有紧张的必答题环节和刺激的抢答题环节,内容涵盖天气现象、自然灾害、气候特点、防灾减灾措施等,以及气象与生活、气象与健康、气象与农业等知识。中学组分预赛和决赛,小学组直接进行决赛。今年中关村二小的比赛选手大都是初次参加,同学们既紧张又兴奋,但他们的表现毫不逊色于中学组的大哥哥大姐姐。经过激烈角逐,中关村二小参赛选手均取得了佳绩。正如专家点评所讲,气象知识竞赛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准备过程中的认真态度和参赛时灵活的应对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获奖同学的参赛感言吧!
文/王雪蕊 王雪蕾
5月19日,我们参加了北京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赛。在这之前,我和队友们一直都特别认真地准备,连上操和午管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虽然有的题我觉得很难,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最后通过努力,所有的题我们都掌握了。比赛那天,我们7:50到达了场地,队员之间互相问答继续准备,一点也不敢松懈。到了比赛的时候,由于我对题目准备得很充分,所以必答题全部得分。而到了抢答环节,我为了抢到更多的题,就和队友手快抢题,结果由于抢早了被倒扣30分,遗憾地得了第3名。
比赛后家长和老师给我们分析,中学组选手之所以能够按键手快而不早抢,是因为他们不仅在主持人出题时认真聆听,更懂得通过观察主持人的口型去抢答,从而掌握重要时机!希望在下一次比赛我们能够减少失误,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编的话:
全国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17届,成为内容最丰富、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而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主场—北京科技活动周的展品更加丰富,展项更加精彩,460多个展项既展出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与科普成果,又让公众感知到了科技创新蕴含的科学精神。这些展项每天都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参观,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一位小科迷眼中的2018年北京科技活动周吧!
◎文/图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四(8)班 张子瑜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2018年北京科技活动周。展厅里人头攒动,任何一个项目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不过我觉得特别值得,因为活动特别精彩。我们一路排队一路观看体验:胶囊胃镜、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港珠澳大桥、“月宫一号”等模型看得我眼花缭乱,“电子字帖”小试身手感觉特别好玩,“深海勇士号”让我跟随勇士一起下潜到海底……
最受欢迎的是科技创新助冬奥板块,在那里我体验了两个项目:观看冬奥比赛和VR滑雪体验。当我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于辽阔苍茫的雪地旷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跑道,耳边传来冬季奥运会的项目介绍:花样滑冰、速滑、冰球……各种项目接踵而来,看得我应接不暇。镜头一个切换,我们来到了自由式滑雪的比赛现场,讲解员通过反复播放运动员的比赛镜头,分步骤详细介绍了动作要领、精彩看点和比赛评分规则。我太兴奋了,正好给我这种不懂行的人扫扫盲!
当然,最令我难忘的还要属VR滑雪体验了。规则很简单,你前后摆动手臂就能前进,左右摆头就能拐弯。在整个滑雪过程中,会时不时地出现障碍物,从树林里窜出来的麋鹿、突然倒塌的松树等。我虽然记住了动作要领,但突发情况还是吓得我手忙脚乱。刚开始,路上特别平缓,但过不了多久山坡就变得陡峭起来,特别是从最顶端垂直往下滑时,我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终于到达终点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真是太刺激了,太逼真了!
时间过得飞快,虽然很遗憾还有很多项目没有时间体验,但科技周的活动让我走近了科技,体验到了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厉害了,我的国!我崇拜这些科技发明者们,要跟随他们的脚步努力学习,长大了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