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一路悠悠在心

2018-08-20 10:49
检察风云 2018年15期
关键词:民行普通百姓关情

时维九月,随着公益诉讼工作全面推进的序幕拉开,我通过选拔加入了民行工作行列。进院第六年的“老人”,又一次从头开始,成为民行检察监督部门的一名“小白”。从公诉到控申,再到如今的民行,三个部门,三种体验。回头看看来时的路,自觉习得良多,感慨亦良多。

公诉——但使公诉“飞将”在,不教罪恶瞒天海

毕业那年夏天,带着一腔“稚嫩”热血的我,从大学校园直接步入公诉大门,从此开始了张口案子闭口期限的日子。盗窃、抢劫、贩毒、寻衅滋事,课堂上离自己很远的理论,一下子具体而又真实的呈现在了最近的眼前,亦步亦趋跟着带教检察官,慢慢地认识到了公诉工作的全貌。公诉,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刑事犯罪,以及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要做的是在厚厚的卷宗材料里探求客观真实,进而上升至法律真实;追求的是实体正义,更要坚守程序正义。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进看守所面对犯罪嫌疑人时的忐忑,记得年底结案阶段加班加点的紧张忙碌,记得在很多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对着电脑苦苦挣扎在罪与非罪之间。在我眼中,办公室里的公诉人总是眉头微索、沉默寡言,但“内心戏”却格外波澜壮阔,所有的切、磋、琢、磨,都反映在键盘上如飞的十指间。而法庭上的公诉人又显得“外向”起来,满脸自信、能言善辩,事实、证据、法条、法理,案件的分毫细节似乎化为公诉人自身的一部分,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时至今日,每当听到那句“我受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我的内心仍然会澎湃不已,似有一股热血喷薄欲出。

王蒙

不放纵一个坏人,亦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使公诉“飞将”在,秉国之利器,指控犯罪,惩恶亦扬善。

控申——“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4年,离开公诉转至控申,接触的对象从犯罪嫌疑人变成来访的普通百姓。前两个月,我的控申体验并不轻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关。上海话、浦西话、浦东话,什么?还有南汇话?“阿姨,您可以讲普通话吗?”“小姑娘,侬听不懂上海话来这里做啥?”我一时无言以对。其后,开始了略显笨拙的学习听懂上海话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某天发现自己可以跟老爷爷沟通无障碍,才偷偷松了口气,嘴角上扬。话是可以听懂了,但沟通技巧上的稚嫩却成了第二道拦路虎。一身“书生气”,却不“接地气”。同样的意思由我讲出来,来访人却听不明白,甚至产生误解。一开始觉得委屈,还偷偷掉过几次眼泪。后来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渐看清了自己的问题。控申工作,面对的是普通百姓,却又不是普通百姓。每一个走进检察院反映问题的来访人,都是遇到了重大的问题或困难,在背负大量负面情绪的情况下,我只有做到感同身受、换位思考,才能让对面的来访人接纳自己,实现有效沟通。听老百姓口口声声叫着自己检察官,一个“官”字,写入我们心里应该是这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行——常挂云帆,直济沧海

自从两个月前进入民行处,我的工作内容从每天探讨被举报人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立案监督程序能否启动,变为在合同、继承、民间借贷的纷纷扰扰中审查法院裁判违不违法,在郊区的田间地头查看非法占用农地有无被恢复。前五年在刑事法律的群山之间兜兜转转,如今又仿佛踏入了民事、行政法律的大漠,每一颗沙粒都要细细研究、深入探讨。民行法律法规浩如烟海,要做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必须首先做好时刻面对新问题的思想准备,学习永远在路上。初来乍到,时时感觉要上紧发条,加油充电,对自身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心头。而同时,更为重要的差异是法律思维习惯的转换。刑事法律说一不二,每一步该怎么走怎么做,都要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下严格进行;而如今办案,却可能会有第二个更优方案。

穿着这一身检察蓝,开始了第三段的征程。这青青子衿,一直悠悠在我心。

一路走,一路学,也一路思考,自当不忘初衷,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民行普通百姓关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大数据
噌吰婉丽总关情
PPP融资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一枝一叶总关情
谁说贪官不知耻?
检察机关民行抗诉案件质量标准之重构
民行侦查权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