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也是需要修炼的

2018-08-19 15:35吴建华
风流一代·青春 2018年8期
关键词:抗争星星现实

吴建华

现实中,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医学上他们被称为孤独症儿童。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悖……”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个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当然,这已经不是“浪漫”,而是“超级骨感的现实”,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况味。

《疼痛吧指头:给我的孤独症孩子》就是一本全面展现孤独症家庭与生活抗争的书。作家普玄根据亲身经历,从儿子喜欢咬手指头这个细节入手,写出对患有孤独症的儿子的救治过程以及一个家族在面对苦难和绝望时表现出的坚韧力量。

因为是非虚构写作,全书都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这个故事。“我”的儿子在三岁时确诊为孤独症,待孩子十六岁时,已给他换过十几个西医、四个中医,换过十几个专职培训教师,甚至拜过一个道教师傅,做过十几场法事。可以说,一个父亲能够想到的办法,都去做了。

但是,从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各种各样的治疗对于孩子来说,虽然有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或者说是进展缓慢,这需要以一辈子的尺度去衡量。一辈子,不仅仅代表了时间,还代表了无尽的精力和金钱的投入,无数次的希望与失望,沉重的负担与煎熬,也因此,有的人选择中途退出……所以,作者坦言,孤独症家庭的离婚率特别高,原因可能多种,可能是吵架,可能是经济,但是背后的真正原因还是这个病症,希望的破灭带来家庭前途的幻灭。

于是,“我”的妻子也与“我”离婚了,分别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又都重新生儿育女。表面上看,“我”的儿子有了两个家,但其实,因为这样那样的现实原因,儿子变成了一个寄养在乡村医生家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这该谴责谁对谁错吗?怪医疗机制的不健全?怪社会的冷漠?怪孩子妈妈的狠心?身为作家,作者并没有在这些方面去“大费笔墨”,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与命运的抗争,虽然他自己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我”的儿子———一个孤独症的孩子,他一直都在努力。比如他会吃饭、夹菜,虽然不会吃鱼;会上厕所,虽然不会主动擦屁股;会洗澡,虽然不会自己擦干;会穿鞋子,虽然不会系鞋带……但是,在“我”的心中,他仍然是最棒的。因为,经过了若干次的训练,他学会了为爸爸倒开水;他学会了说“爸爸早上好”,虽然只有5个字,却已经是他说句子的极限。

除此之外,在寄养他的那个小镇,他每天都会到镇子最边缘的早餐店观望———他期待爸爸有一天能够出现,接他回家……

从我有限的阅读经驗来看,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关于孤独症题材的文学作品。合上这本书,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孤独症孩子妈妈的话:“我活到90岁,他活到60岁,我就很满足了,因为,我们都没有白活。”不白活,也是这本书告诉读者的人生真谛。

猜你喜欢
抗争星星现实
名师新题:抗争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LOVEIN AN OLDCLIMATE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星星洗澡
来自星星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