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同一个世界”里的“同一个梦想”

2018-08-19 15:37余玮
中华儿女 2018年15期
关键词:体育场奥林匹克鸟巢

余玮

“鸟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别称,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域,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因外形如汇聚成的网格状,俨然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而得名。这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希望和梦想。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和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属于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世界给了北京一个机会,北京同样给了世界一个惊喜。“鸟巢”,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奥运的梦想、一个关于建筑的梦想,也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面向未来的梦想,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2008年的北京和中国,因奥运而精彩,因梦想而美丽。北京奥运会后,这里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地方

拥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经典建筑的古都北京,让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师都满怀深深的敬意。当历史的册页翻到崭新的21世纪时,全世界建筑界的眼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这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伟大城市。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的参与者。2002年10月,受北京市政府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国家体育場建筑概念设计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格预审;第二阶段为正式竞赛。截至2002年11月20日,竞赛办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最终确定了14家设计单位进入正式的方案竞赛,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瑞士、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2003年3月18日,最终参与竞赛的全球13家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联合体,将他们理想中的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壮丽构想送抵北京。13个设计方案中,境内方案2个、境外方案8个、中外合作方案3个。在随后的方案评审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和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等13名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审、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选出3个优秀方案,分别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韦斯特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由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独立设计的“浮空开启屋面”方案、由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划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天空体育场冰雪世界”方案。为征求公众意见,竞赛组织单位又将全部13个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公开展出,“鸟巢”名列第一,表现出观众与评委在相当程度上的认同。经决策部门认真研究,“鸟巢”最终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

“鸟巢”其实并不是设计者起的名字,在评审过程中它叫“B11”号方案,后来提交者在提交方案的说明中用过“鸟巢”这个词语,后来就干脆叫“鸟巢”。当年承接“鸟巢”主体设计的是瑞士的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钢(中方总设计师)等。李兴钢说:“中外设计师不断地碰撞、交锋、合作,最后形成的‘鸟巢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具当代性和独特性的。”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作为社会公益项目,过去体育场馆建设一般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出现亏损则由财政补贴。这导致许多体育设施在建成后往往成为政府财政补贴长期甩不掉的“包袱”。北京决心“换脑筋”。面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建设,北京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奥运项目建设和运营运作模式,成就这新时代的地标建筑。

寄托着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2003年12月24日,国家体育场开工建设。2004年2月,国家体育场百根基础桩完成,“鸟巢”工程开始实质性结构建设。2006年1月,混疑土结构施工完成,主钢结构柱脚全部安装完毕,开始进行屋面钢结构安装;8月底,鸟巢钢结构合龙焊接,整个“鸟巢”的钢结构浑然一体。

面向世界,用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构筑建筑精品,不仅体现在“鸟巢”的设计上,施工也同样是如此。在“鸟巢”近5年的建设历程中,有许许多多北京人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国际友人为实现心中共同的奥运梦想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建筑工地上辛勤工作。据统计,“鸟巢”前前后后参与的建设者就达两万多人,最多的时候工地上同时有7000多人。

亲历过“鸟巢”设计施工过程的人都知道,这个外观用钢管编织的大跨度建筑,从混凝土结构到钢结构再到膜结构,施工中的每一步,无不是一个又一个世界级建筑难题。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没有软件……所有的这一切难题,只有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来解决。重达4万多吨的“鸟巢”钢结构,主要由24个桁架柱支撑,在受力最大的6个桁架柱使用一种叫做Q460的高强钢材是最佳选择。但当时,国内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钢材,国外同类产品在一些性能指标上也不完全符合要求,且因运输原因等根本无法保证工期。华山一条道,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自己研制生产。为此,“鸟巢”建设者赶赴我国重要的高强钢生产基地——河南舞阳钢铁厂,经过厂家反复测试,多次锻造,满足“鸟巢”要求的高强钢Q460板材终于出炉了。Q460钢材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包括“鸟巢”在内的所有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钢材全部实现国产化,被誉为“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的里程碑”。在“鸟巢”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了普通焊工的名字,用管理人员的话说,让无数焊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微小痕迹,也许普通人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

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强调建筑技术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先进,但又简洁古朴,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平缓的格网状石板步道,延续了体育场的结构肌理。步道之间的空间为体育场来宾提供了服务设施:下沉的花园,石材铺装的广场,竹林、矿质般的山地景观,以及通向基座内部的开口。从城市的地面上缓缓隆起,几乎在不易察觉中形成了体育场的基座。体育场的入口处地面略微升高,因此,可以浏览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全景。

“鸟巢”共设9.1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其他的座席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站在鸟巢内环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形,观众环绕而坐,心手相连,共同环绕着中间赛场上的运动员,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不仅让观众有最佳的视野,也能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和高超的技术锻造出了真正的世界级水平。2008年4月18日,举世瞩目的“鸟巢”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精彩亮相。当天上午9时,2008年国际田径竞走挑战赛男子20公里竞走赛在“鸟巢”鸣枪开始。1小时20分11秒后,在观众热情的欢呼声与掌声中,24岁的澳大利亚选手贾里德·塔伦特成为这座崭新的体育场里诞生的首位冠军。“太棒了,这真是個漂亮的体育场,能在这里比赛,我很开心!几个月后我会回来的!”塔伦特对“鸟巢”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成就“无与伦比”的地方

2008年8月8日,北京:一道耀眼的光环,照亮古老的日晷。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随着一声声强劲有力的击打, 2008尊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缶上白色灯光依次闪亮,组合出倒计时数字。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全场观众随着数字的变换一起大声呼喊:10、9、8、7、6、5、4、3、2、1……在一片欢呼声中,迎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式开始的时刻:20时整。

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对世界各地奥运健儿和嘉宾的欢迎。五彩的焰火沿北京南北中轴线次第绽放,呈现出象征第29届奥运会的29个巨大脚印。一个个燃烧的脚印穿过夜空,一路向北,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幻化成飞泻而下的繁星,在地面汇聚成闪闪发光的奥运五环,被空中轻盈起舞的“飞天”仙子缓缓提起……充满浪漫情调和独特创意的奥运五环展现方式,让现场观众深受感染和震撼。

灯光转暗,古琴声起,巨幅画轴缓缓展开,以“美丽的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表演拉开帷幕……艺术家们历经3年多精心准备的这台演出,以新颖的创意、浓郁的中国风情、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交融交汇的华丽乐章。

其间,宏大的音乐骤然响起,浩渺的宇宙中,群星闪耀,蓝色的地球缓缓旋转,58名演员在地球上奔跑、翻跃。“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英国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和中国歌手刘欢深情地唱起北京奥动会主题歌《我和你》。体育场上展现出2008张世界各地儿童的笑脸,体育场上方的投影屏上也呈现出孩子们笑盈盈的脸庞。情真意切的主题歌和不同肤色儿童的笑脸,生动诠释了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中国原体操运动员李宁来点燃引线,巨大的火炬顿时燃起喷薄的火焰,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圣火把体育场上空映照得一片辉煌,全场沸腾。

此刻,我们相信,“鸟巢”成了世界的中心。无数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那座即将升腾的火炬。北京不眠!世界同庆!

这是属于华夏的篇章,这是属于世界的盛宴!正如有人所说:“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

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实现光荣和梦想的舞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奥林匹克的旗帜,让不同文化百花齐放、和谐共荣。在这个大家庭里,金牌的争夺从来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精神遗产。诚恳迎接不同文化的交流交汇,以平常心面对多种文化的精彩纷呈,政治尊重、文化多样和价值包容,同样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人们在奥林匹克平台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但奥林匹克的经典并不都在于金牌的光耀。“重在参与”的理念,作为奥林匹克梦想的组成部分,让多少人振奋着精神,又让多少虽败犹荣的勇士,以其顽强的精神力量,书写出一段段动人的佳话。奥林匹克之梦,实践着精神境界的跨越。

同年9月6日晚8时,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残奥圣火点燃了人们心中自强不息的火焰,更展现了人类团结友爱的博大胸怀。北京残奥会上,来自五大洲的残疾人运动员会聚在残奥圣火旁,共享奥林匹克精神的盛宴,共同感受欢乐、友谊、梦想与成功。在残奥会这个大舞台上,通过眼神,通过微笑,通过肢体动作,通过微小的细节,一个个普通人用行动诠释着“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赛场内外,随处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建美好世界的憧憬和渴望。

对残疾人来说,体育,如此充满魔力,让他们健康,让他们自信,让他们融入社会;体育,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这是超越躯体残缺的圆满生命。北京残奥会,让世界看到了残疾人的意志与勇气,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看到了残缺身躯无法掩盖的精神的强健。中秋之夜,不论千里万里,北京残奥会让世界见证:同一轮明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将盛典的舞台,搭建在这东方的沃土。13亿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家园,唱响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之歌。“我参与,我快乐”,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北京奥运。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表情。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170万志愿者在场馆内外默默无闻地服务。他们以真诚的微笑、优质的服务赢得各界好评。北京的微笑,中国的表情。13亿人微笑着面对世界,世界也会微笑着面对我们。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动情地说:“今晚,我们即将走到16天光辉历程的终点。这些日子,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当奥运圣火熄灭时,那个曾属于北京、属于每一个国人的奥林匹克记忆,不会随年华逝去,而只会随岁月的沉淀留下闪耀的光辉……

奥运会,一届又一届,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田播下和平、友谊、进步的种子,激发人们愈发强烈的和平梦想。让燃烧的激情,把奥运的圣火点亮;让缤纷的旗帜,在自由的蓝天下猎猎飞扬;让文明、进步的对话,在和谐的天地间久久回荡。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我们放飞同一个梦想!

“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会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还提供健身、商务、演出等多种服务功能。国家体育场的外观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又更像一个摇篮,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建筑界专家认为,“鸟巢”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地标,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猜你喜欢
体育场奥林匹克鸟巢
Two Funny Men
鸟巢
鸟巢大作战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热闹的体育场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
奥运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