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文是《中国摄影》杂志的老朋友了。虽然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摄影》零星地刊发过一些他的作品,但是我们更多地是在各种摄影活动中看到他的身影—他在1970年代末以后在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从事摄影组织工作长达20多年。在1990年代初,因为有感于当时流行唯美风光,欠缺关注工人生活、工业形态的影像,王玉文促成了辽宁摄协和《中国摄影》杂志合作举办了“首届工业摄影大奖赛”。
直到2010年左右,王玉文拍摄的工业摄影作品才陆续在各种展览上成规模地展出,我们蓦然发现,他镜头下的工厂、矿山、海港、油田,几乎完整地呈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东北工业发生的历史巨变。
本期专题除了对王玉文的工业摄影进行系统呈现,也梳理了他同时期拍摄但是从未发表过的农村题材作品。纵观这些作品,几乎没有重大的事件或活动,全部是普通人的面孔和他们生活与工作的日常。乍看并无奇特之处,但是当这些影像并置在一起,加上时间神奇的催化,一幅充满细节的时代画卷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刚刚过去的这40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剧变,我们的摄影并不缺乏对宏大事件的聚焦,但是历史记忆中的细节和肌理却曝光不足。好在近年来有不少像王玉文一样,数十年持续拍摄日常生活的摄影者的作品陆续进入我们的视野。
为准备这个专题,本刊编辑在王玉文的工作室翻阅了他整理出的上千幅照片,并对他进行了专访。我们还约请了东北大学教授宋伟和摄影评论家李楠为专题撰写了评论文章。这些文字力图帮助读者理解王玉文作品背后丰富的影像基因来源: 1980年代初对“主题先行”的宣传摄影手法的反思和反叛; 1980年代中国主流美术形态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对同时期的摄影创作思路的内在支撑;因为长期浸淫于摄影家协会组织工作,他对以全国影展为代表的影像范式的熟稔;因为自己摄协工作人员的身份,而被王玉文自己称作“一种业余行为”的摄影创作背后透露出的强烈的作者意识;1990年代轰轰烈烈的中国纪实摄影运动影响下,对摄影记录性的强调,对摄影记录时代的渴望……
王玉文的作品在平实的影像中暗藏着时代的风云开阖,在诗意化的美学诉求中透露出生活的苦涩,在规制中夹杂着内心的冲动。可以说,王玉文和他的摄影生涯都是理解和研究这40年来中国摄影的重要个案。
王玉文说他大半生的影像创作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为半径,本期专题的标题“生活的半径”由此而来。这里的半径不仅仅是对地域的强调,更是一种专注于生活本身的摄影态度,同时更是指专注于生活本身所折射出的时代深度和思想流变。
学者顾铮在本期的“哈佛书简”中介绍了哈佛艺术博物馆的摄影收藏。本期的“海外”栏目介绍了韩国的摄影家权富问和法国艺术家阿利克斯·玛莉,前者以冷峻纯粹的自然风景唤起观者东方式的玄想,后者以多种媒体的混合使用,探寻摄影边界的同时,也触摸了幽微的内心深处。
本期“现场”栏目推出的是本刊记者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办者荣荣的专访和青年学者郑梓煜有关“刷屏/劳作”摄影展的展评。郑梓煜在文中写道:“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在一语双关的‘刷屏中完成了统一,而又因其令人无法自拔地沉迷,而成为一种愉悦的圈禁,隐形的奴役。”这段话说出了当下影像生产与传播的部分谜底。
面对眼花缭乱的当代影像,再回头看像王玉文那样像无休止的手工劳作一般的影像创作,社会与影像内容乃至与影像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慢慢浮现。我们一直在寻找和厘清这种关联,并努力将各种可能的摄影方式同时呈现;因为摄影并不只是趁风转篷的艺术手段,用影像勾勒时代的肌理,是缓解甚至打破每个时代背后“隐形的奴役”的可能路徑。
《中国摄影》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