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欣
展览链接: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
主 办:伦敦泰特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3日—11月6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三层 13至17号展厅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复杂纷乱,同时这也是世界经济、政治飞速发展的时代。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得到了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的超级大国。而在艺术方面,不同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文艺复兴似乎并没有对英国艺术产生过多影响,虽然在17世纪中后期,大批旅居英国的欧洲画家对本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艺术得以发展,终究是依托于经济政治腾飞。特别是风景画,起初只是作为肖像画的背景而出现,从存世的定制贵族肖像画中不难看出,其背景不再遵循古典主义范式,而出现了英国广袤田野的恬淡风光,19世纪英国的风景画则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之后的20世纪,伴随着世界混战,世纪经济文化走向后现代,英国的风景画也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寻求新的自我突破。
此次中国美术馆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合办的“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向中国的观众展示了英国风景画跨越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18世纪以来英国风景画的风格变化,也给中国观众展示了英国风景画的发展历程。此次展览精选了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的70余件18世纪以来的英国风景画,包括油画、水彩等画种,也包括20世纪之后出现的综合材料和抽象绘画,囊括了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庚斯博罗、透纳、吉尔丁、科曾斯父子,还有拉斐尔前派的米莱斯以及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画家。在展览结构的设计上本次展览也是按照时间轴线展开,以18世纪的地志画和古典绘画大师为起始,依次介绍了19世纪浪漫主义、拉斐尔前派和印象派画家,直至20世纪的先锋现代主义画家,展览分为“凝望与梦想”“古典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早期现代风景画”“晚期现代风景画”五部分,依次阐释风景艺术如何成为英国视觉艺术的核心表达形式,从而使观众在感受英国美丽的风光的同时,体会这个田园诗意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小资情调。
这一部分展示了英国风景艺术的两大主题——描绘特定的风景和创造心中理想的景致。17世纪,在科学革命的推动下,艺术家开始积极描绘自然世界,从树林到山丘,从云朵到彩虹,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科学和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英国资产阶级内心的空虚,比如约瑟夫•赖特为某一地主画的肖像画《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画中这位英明的地主坐在美丽的树林中,手里居然捧着一本哲学书,英国上层贵族的悠闲和优雅在他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社会阶级关系也在这样的绘画作品中显露无遗。
斯蒂芬·麦肯纳 一棵英国橡树 泰特:1982年购入
约瑟夫·赖特 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 泰特:1925年艾格尼丝·安·贝斯特遗赠
约翰·马丁 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
J.M.W.透纳 斯齐亚沃内河
古典主义风景画最杰出的画家是17世纪的两位风景画大师克劳德•洛兰和尼古拉斯•普桑,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很强的理性思考和极为精确的构图,具有道德和教育意义。17—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典主义的影响,理查德•威尔逊在描绘英国本土风光的同时,以英式的手法延续了古典主义的风格,画家不再仅限于描绘英国的贵族庄园和森林树木,而开始对建筑、山川湖泊等风景主题的探索。
浪漫主义的风格诞生于18世纪末,是对于过于追求理性的平衡和美感的古典主义美学提出反抗,艺术表现的主题偏重于崇高的美感,暴风雨、地震、雪崩等自然现象出现在画家的画面中。浪漫主义画家善于表现幻想而不真实的场景,并且利用浪漫的情感,善于处理光源和暗面的对比,光源处的冲击和暗面的静谧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这一类画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他用极端的不对称的构图表现雪崩冲下山坡时的冲击感。
约翰•马丁可以算是极端的浪漫主义的拥护者,他的巨幅画《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的毁灭》描绘了一个即将被上帝毁灭的帝国,巨大的红色光源,洞穴中曾经辉煌的宫殿即将面临的毁灭,远近虚实对比,简直给人以无言的感动。艺术的力量就是,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后人在观看前人的作品时依然能够感动满满。
19世纪初,人们对于绘画的兴趣点发生了转变,自然主义应运而生,作品也更加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试图追求还原光和色的真实变化,显示出对浪漫主义一味追求宏大视觉效果和沉浸于虚幻骑士情怀的鄙夷。
19世纪的透纳和康斯太勃尔对于法国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世纪末的印象派大放光芒,也同时影响到英国,为英国风景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菲利普•威尔逊•斯蒂尔描绘了海滩上优美的女性,而乔治•克劳森则借鉴法国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农业劳动者的悲惨,在这一阶段,绘画的构图、色彩以及主题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为20世纪风景画的变革奠定了基础。透纳的作品中没有具体风景的物象或者形状,大片的白色中透出了模糊的灰色调,像水汽,也像光线透过雾气所呈现出来的旖旎。
保罗·纳什 梦中的风景 布面油画 1936—1938年
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风景艺术既力求创新,又同时有着传统风景画的遗绪,詹姆斯•迪克逊•因尼斯和约翰•图纳等艺术家在欧洲的艺术变革的影响之下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特点。艺术家在寻求着新的表现形式,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在颜色和题材上都表现出一种虚无的暗色调。两次世界大战摧毁的希望在20世纪的风景画家的笔下被表现,保罗•纳什画出了英格兰南部的风景中在透纳式的红日下被德国飞机摧毁的伦敦街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英国艺术家顺应着欧美艺术多元化的变革,迅速地融入社会潮流,英国的风景画也在新一时期迎来了变革。彼得•兰宁采用大尺幅创作,运用抽象表现主义的和动势绘画的手法来描绘家乡的景色。但同时也有一些艺术家采用传统的绘画手法,斯蒂芬•麦肯纳的油画作品《一棵英国橡树》就是其中之一。橡树是英国风景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视觉元素,在欧洲的文化中橡树是力量的象征,与权威相关,有着非凡的威仪、神秘的力量和特别的气度。所以在欧洲的风景画中,橡树无疑是国家文化的象征,因此英国式田园风景画在内涵上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的肖像画,橡树也是精神的象征。恬静明亮的英式风景画代表了英国最发达时代的文明。
英国风景画在几百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情调,在英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下茁壮发展,开辟了独具一格的英国风景画的发展道路。数百年过去之后,我们看到前人的风景画作品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英式田园风景清新的风格,这是西方艺术史上独特的一章,而时至今日,英国艺术越来越多元化,风景画也在寻求自我的革新,在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中,风景画是否还保存着当时英国独有的田园自然风格,而在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之下,英国风景画还是否能够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