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园到校园:丰收之喜

2018-08-19 03:36路艳宁杨刚
当代贵州 2018年45期
关键词:食材贵州农产品

文_路艳宁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杨刚

贵州“校农结合”带动了省内3981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调整170万亩,覆盖贫困人口10.9万户42万余人。

近日,记者走进黔南师院“校农结合”孵化中心,展销柜上的农产品已被师生“扫荡”一空。

“光是鸡蛋,今天已经卖出了15000枚。”黔南师院后勤总务处副处长吴承品告诉记者,师生通过手机APP下单后,基地会进行包装配送到孵化中心,师生通过孵化中心提货。“截至目前,孵化中心已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5万余元。”

这是贵州“校农结合”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的生动实践。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校农结合”庞大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省内3981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调整170万亩,覆盖贫困人口10.9万户42万余人。

“菜园子”直通“菜篮子”

一边是销售市场紧俏,一边是收购场面火热。

9月26日中午,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校农结合”农产品配送中心格外热闹。

一大早,场河村村民熊作武便和兄弟一起,将前一天采摘好的新鲜南瓜用三轮车运送到了这里。

“早在一个月前,乡里就通知我们,要再预订一千斤南瓜,我们早早就做好了准备。”熊作武告诉记者,以前苦于没销路,只能靠卖南瓜种子营生,每年收入1000余元,现在销路有了保障,每年至少能收入8000余元。

和熊作武一样开心的,还有新关村村民王均叶,此时的她刚把自家的两百斤生姜送去检测过秤,拿到收据后,她在一旁的农村金融服务站领到了613.4元销售款。

“配送中心设蔬菜类、禽蛋类、谷物类等收购点,每个收购点设有划价记账区,并制作统计表。”卡蒲毛南族乡乡长石通佾告诉记者,为保证农产品质量,所有收购的产品在过秤之前都会进行抽样检测。

在配送中心的另一边(实验室),几名技术人员也正忙着农残抽测,到下午2点40分时,他们已进行了200多个抽样,主要品种有茄子、豇豆、南瓜、生姜、冬瓜等。

“目前,实验室已总计开展了3800多个抽样检测,无一例不达标。”设备操作员刘德睿告诉记者。

得益于“校农结合”的推动,2017年3月以来,卡蒲乡累计实现蔬菜种植6500亩、无患子种植6000亩,发展生态畜禽养殖10万余羽(头)。

检测、过秤、统计、装车后,这些农产品将统一送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作为全省“校农结合”的发源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利用高校人力、智力、技术、信息、消费等优势,通过“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办法,开创了贵州高校“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惠及学生营养改善

中餐,豆芽炒肉、酸辣椒炒肉、青椒土豆丝、白菜肉片汤;晚餐,木耳炒肉、豇豆炒肉、红萝卜炒肉、芙蓉蛋花汤——这是长顺县第四中学每周二的食谱。

9月25日,走进长顺四中,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储存室、操作间、餐厅等功能区和电气设备一应俱全。

“每周七八种菜品轮流更换,每餐三菜一汤,而且有肉!”八年级12班学生管俊颖笑着说,营养餐营养搭配合理,吃着安全放心,感觉自己长高了不少!

作为长顺县最大的寄宿制初级中学,长顺四中有学生2773人,生源覆盖周边8个乡镇。

在长顺四中学生食堂的入口处,除了张贴着每周的食谱外,还设有一块大屏幕,将操作间营养餐制作过程实时监控,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

长顺四中校长万雨告诉记者,在“校农结合”统购过程中,食材须经食药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检测方可进校,食材进校后,学校营养办还要对食材进行二次监督。“双重监管,为学生们的营养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样,在惠水县绿康源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配送中心,营养餐运行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正在实时跳动。屏幕上,农产品种植养殖、食材采收、检测、仓储、配送以及食堂烹饪等情况一目了然。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完成蔬菜和肉类食材的分拣、加工、洗切、装袋。

车间外的广场上,一排排冷藏配送车正陆续将净菜向各个学校配送。

“配送中心主要承担惠水县、罗甸县及贵阳市观山湖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配送工作,每天配送量达15吨,涉及学生8.9万余名。”惠水县绿康源公司董事长蒋显勇告诉记者,公司拥有17个种植基地、2个养殖基地,惠及农户4000余户9000余人,每年本地化采购金额达2700余万元。

人才科技“双扶”

在今年全国“农校对接精准扶贫”推进大会上,贵州“校农结合”获广泛“点赞”。教育部有关领导点评贵州“校农结合”做法时说道:“校农结合”既是产业扶贫,又是人才扶贫和科技扶贫,为贵州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指明了一条“路”,打开了一扇“窗”,凝聚了一份“力”。

产业扶贫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有效的产销衔接机制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近年来,贵州省教育厅通过抓好“产销衔接”深化“校农结合”,调动全省教育系统迅速“动起来”、扎实“干起来”,形成深入推进“校农结合”的强大合力。

聚焦果、菜、茶、食用菌、生态水稻、畜牧等产业,贵州大学共选派了400多名教授、博士和57名科技特派员及18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到全省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和技术指导,涌现出一批先进扶贫典型:陈卓教授帮助遵义播州开发稻蛙复合种养技术,龙友华教授为修文、息烽、大方、六盘水等地区推广猕猴桃种植技术,潘学军教授选育丰产优质核桃新品种,樊卫国教授开展柑橘和刺梨良种繁育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徐彦军教授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张万萍教授提供蔬菜种植技术服务,等等。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贵州师范大学选派了68名科技特派员参加“万名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助推脱贫攻坚,服务项目覆盖贵阳、六盘水、安顺、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毕节、铜仁等地28个县(市)50余个乡镇。近5年,在毕节、六盘水、铜仁沿河等贫困地区累计推广荞麦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约150万亩,新增产值达17368.2万元,惠及贫困农户25.6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师范大学乙引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对毕节百里杜鹃景区的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迷人杜鹃等3种高山杜鹃实施花期调控,团队通过近10年的科研攻关,正努力让百里杜鹃的花期从3月中旬一直“开到”9月底,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应及扶贫效应。

“‘校农结合’的目的不仅仅是买买菜而已,而是要把农村方方面面的需求与学校资源有效对接,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贵州乡村振兴。”贵州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脱贫攻坚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杜健说。

猜你喜欢
食材贵州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巧用食材铺“地锦”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人与食材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食材变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