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及管理策略

2018-08-18 05:41万慧琴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7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管理策略新常态

万慧琴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要进行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些新的变化和情况,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研究和探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风险及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希望文章能对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管理策略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經济环境正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长换挡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并存”的特殊时段,在这一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状况会增加银行的风险防控压力,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比较,商业银行的风险体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商业银行也必须逐步与此相适应,实现转型,经济结构逐步推行优化,所以,研究和探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及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常态简介

只有认识“新常态”,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常态”。金融和经济是相依相存的关系,由经济新常态发展到金融新常态时,商业银行也一定会出现新常态,必将影响到银行的转型发展。

一是金融新常态。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发展的环境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显著影响,并随之上演金融领域的新常态。首先,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引起金融业发展速度变缓。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金融业也会跟着不断回归适度增长。其次,金融转型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协同作用,金融生态和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在各项金融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背景下,金融管理和风险管理更趋严格。我国不断强化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宏观调控,进一步提升驾驭金融经济局面的能力。在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会更大,金融市场波动和外部经济波动会对我国的金融经济产生长远影响,这就要求操作交易要更透明、更规范。

二是银行新常态。首先,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激烈,生存环境更困难。社会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使得很多金融业务不再依赖银行这一主体。其次,客户不断增强自主选择的主动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更加需要差异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服务,对银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银行的业务模式更具有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银行必须拓宽服务业务的范围,实现“精细化”服务,以更好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战略实施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还具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和潜力,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必然会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前正有大量的改革工作亟需去做,具体包括汇率形成、利率市场化等各个方面,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商业银行一定要深入领会“新常态”真正内涵,分析和迎接“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寻求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流动性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率逐步呈现出市场化发展的势头,这势必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影响程度会更大些,小型金融机构人员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因此其流动性风险也就更大。一是资金供需问题,供需不平等会导致各种矛盾。目前由于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很多人倾向于把资产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很少有人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这种情况会大大降低银行的存款数额,同时贷款的数量却会不断增长,这就会放大资金供需矛盾。二是资金的供给渠道缺乏有力保障。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信息的传递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变得更加快捷。对金融业来说,互联网技术在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因网络信息的不可靠、不真实,导致资金来源不稳定,尤其是在季度末、月末等节点时期,支付的资金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三是不合理的资金分配会呈现出长期有增无减状态。对于商业银行外部和内部管理而言,其具有较为充足的活动空间,非常明显得依靠整个行业的资金,所以在分配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流动性缺口。

(三)信用风险

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经济的突飞猛进,但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放缓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在10%范围内上下波动。对于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来说,都存在滞缓期和高峰期,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周期性循环波动,任何人都无法左右。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滞缓期会时间较长,甚至会一直持续这种不好的状态,最后甚至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倒闭。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大部分的行业,尤其是规模很小的个体工商业户和开展生产制造方面的生产经营者,他们的信誉程度一般都比价低,如果有经营者的家人也参与经营,那么就会出现更大的信誉危机,情况更加堪忧,会大大增加信用风险的程度,商业银行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经济增长速度新常态的换挡期,在这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会突出暴露出来。

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推动经营转型

现阶段,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主要思路有两个,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二是“精细化管理”,这是实现新常态下金融普惠、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来说,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竞争同质化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各大商业银行“大而不强”。对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转型发展之路,以应对新常态下金融、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变化,根据行业自我优势、发展规律、经营特色、服务宗旨,塑造商业银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总之,商业银行应积极抢抓机遇,尽快完成转型升级。

(二)培育核心客户

尽管新常态对银行存贷款业务产生了很大冲击,但商业银行在渠道、客户资源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紧抓转型关键期,积极常新自家产品,打造产品多元、服务多样的经营格局,以此降低经营成本,环节存贷款业务流失所造成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要積极培育核心客户,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流动性是否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款的稳定性,而拥有大量的核心客户是保证存款稳定的先决条件。因此,商品银行要想方设法地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以高效、优质、多样的金融服务稳定核心客户,进而夯实银行流动性、稳定性的基础。

(三)加大支持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决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银行业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不仅应单纯的投入贷款,而是主动扶持那些具有较高发展潜能的行业,如三农、小微企业等。同时,商业银行应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行业采取有效办法,不再给予金融支持。另外,银行业不断强化服务措施,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贷利差不断缩小,这给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银行业必须积极做好风险评估与预测工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环境下,很多国家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我国的银行也应当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同时科学预测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四)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要逐渐将竞争重点转移到产品价格的竞争上。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必须全面考虑管理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并梳理相关定价机制。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制度和体制不断改革过程中,将财力、物力全部向金融基础设施倾斜,确保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和高效安全运行。

新常态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更好的适应新常态发展的要求,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仁杰.新常态下银行的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4(20).

[2]张燕生.结构调整新常态的特征和前景[J].中国金融,2014(14).

[3]连平.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J].中国银行业,2014(09).

[4]辜胜阻,刘伟,曹誉波.防范经济转型期的金融风险[J].中国金融,2014(14).

[5]李麟,刘彬,索彦峰.新常态下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商业银行,2014(09).

[6]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管理策略新常态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