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春燕
摘要:德宏州是我国最早引种咖啡的地区之一,咖啡产业成为本州最为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随着德宏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浪潮的推进,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咖啡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咖啡销量日益攀升,由往日单一原料出口初加工转向精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产业链日趋形成。德宏作为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贸易枢纽和经济走廊,标准化咖啡产业链的发展必将满足和促进“一带一路”沿边特区建设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咖啡种植;咖啡生产;咖啡销售;产业链
早在1914年德宏州就从缅甸引进小粒咖啡进行零星种植,该品种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主要栽种品种。经试验种植后,德宏所产咖啡品质优良,口味独特,深受国内外买家的青睐,之后开始大面积商业种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适宜的海拔和气候等条件使德宏州成为最适宜种植小粒咖啡的基地之一。追溯历史,德宏州咖啡起源地——弄贤村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德宏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咖啡种子基因库,除此之外,德宏后谷咖啡公司建成了中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线,助推德宏咖啡产业建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然而,面对咖啡产业发展取得的骄傲成绩,我们更要思索怎样才能将咖啡产业链持续稳固地发展下去,探索一条适应本地区发展,辐射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各产品生产过程,辅之以科技、品牌营销和科学管理为一体的咖啡种产销标准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产业链效应,带动咖啡产业飞速发展,真正成就德宏“中国咖啡之乡”的美名。
德宏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位于北纬23°50′~25°20′,东经97°31′~98°43′之间,东西横距为122公里,南北纵距为170公里,总面积有11526平方公里。德宏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年降雨量较多,气温偏高,冬夏温差小,日光充足。德宏独有的亚热带高原地理环境和静风、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为咖啡种植特别是小粒种咖啡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德宏所具有的环境气候优势,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咖啡种植在种植质量和产量方面的发展。
(一)培养种植人才,学习种植技术
虽然德宏州咖啡种植面积较广,环境气候条件优越,但是缺乏专业的咖啡种植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咖农对于咖啡种植过程中的自然灾害及虫病害缺乏认识,植株被害,轻则减产,重则死亡,导致咖啡产量减少。除此之外,咖啡园缺乏科学管理,农田水利设施滞后,缺水缺肥,所产咖啡质量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咖啡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本州开展有规模的系统的咖啡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很有必要。其中以咖啡企業主导联合当地职业教育机构开展的咖啡种植专业技术培训,效果最为显著。通过定向招收学员,理论系统地教授咖啡种植相关技术,包括:如何培育和选用抗锈病的品种种植;加强咖啡植株抚育管理,提高抗病抗灾能力;科学管理园区,化学防治,清除相关病虫害等等。通过专业学习,培养出一批批具备专业技术的种植人员,为咖啡种植产量结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基地
德宏州现有咖啡种植面积逾27万亩,开发面积仅占全州可开发耕地面积的50%,且绝大多数为小规模农户种植为主,分散经营,生产低效,导致咖啡加工生产成本过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差,无法集约作业难以实现产业现代化生产。德宏作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咖啡种植大户,若要实现咖啡产业的规模效应,必须依托“基地式”发展,可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企业扶植基地建设,鼓励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依托现有的种植基地不断向周边扩张,使适宜咖啡种植的地理面积得到合理利用,将咖啡种植由乡镇发展到各村各户。
在咖啡的加工生产过程中,精细各生产流程是整个咖啡生产链的重中之重。借鉴国际经验,建设规范化、系统化的加工生产流程,是标准化生产链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原料采收标准化
首先,必须实现咖啡原料采收的标准化。当咖啡树的果实成熟之后,咖农进行采收和加工处理后便可得到咖啡豆。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收咖啡的时间不同,并且绝大部分地区的咖啡果实采收均依赖人工采摘,采收过程耗费大量人力。特别是对于高质量特选的咖啡,更是只能采摘完全成熟的红色咖啡樱桃。在采收过程中,为保证所收获咖啡的整体品质,采摘工人不能摘不熟、坏的或太熟的咖啡豆。原始的采摘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咖啡豆采摘的质量,但却不能确保咖啡原料分类的标准化。因此,采摘完成的咖啡原料的标准分类就成了整个加工生产流程的起点。如果没有标准化的分类,就有可能使咖啡制成品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加工生产一体化
其次,实现咖啡加工生产一体化。咖啡加工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咖啡鲜果经初加工后形成商品豆,这些咖啡原料约有80%以上以原料形式出口到各国。咖啡的深加工包括炒磨咖啡加工、速溶咖啡加工和调味咖啡加工。世界咖啡贸易的生产产品有咖啡豆、原料咖啡、咖啡粉三种。目前,我国咖啡深加工仍停留在生产原料的阶段,与咖啡有关的产业发展缓慢。例如咖啡饮料、咖啡食品、咖啡馆、咖啡包装制品等都有待开发,产业链附加值并未得到体现。2011年,德宏州后谷公司建成中国最大的速溶咖啡万吨生产线,在原有的喷雾干燥速溶咖啡生产线基础上,扩建了冻干速溶咖啡、凝聚速溶咖啡两条高端产品生产线。该生产线的建成,标志者云南咖啡产业在国际化发展中迈进了一大步。通过一体化的生产,咖啡成品产量显著增加。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投入咖啡烘焙、研磨、速溶生产线建设,不仅节省大批人力,还可以保证咖啡制成品的优越品质。
德宏州由于地处高海拔山区,能够种植出品质上乘的咖啡豆,其原料深受星巴克、雀巢、麦斯威尔等公司的喜爱。德宏咖啡产品更是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共20多个国家和地区,咖啡成为德宏对外贸易的大宗出口商品之一。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稀缺咖啡种植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咖啡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的广阔前景,德宏州咖啡产业应积极更新营销观念,找准市场定位,建立国产咖啡品牌,继续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
(一)销售市场定位
云南省咖啡历来具有哥伦比亚“软咖啡”的特质,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高品质的咖啡之一,这也正是世界咖啡巨头竞相来云南开辟原料基地的原因所在。从植物学角度来讲,云南小粒咖啡和公认最优秀的牙买加蓝山、夏威夷可那有相近的基因组,口感更被盛赞为“赛蓝山”的品质。品质决定价格,云南小粒咖啡价格连续攀升,加之由于盛产小粒咖啡的南美、非洲部分产区政局不稳定,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国际小粒咖啡原料供应相对吃紧,云南省咖啡原料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德宏作为云南省咖啡主产区,咖啡生产市场可定位为高品质高价值的小粒种咖啡,与其他粒种咖啡区别开来,发挥本市场的经济价值。
(二)销售市场拓展
德宏咖啡由于缺乏深加工和市场推广,导致知名度不高,可谓锁在深山人未识。随着咖啡产业的深入发展,国内咖啡市场需求不断上升以及政府、企业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咖啡销售市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市场开拓过程中,打造自主品牌以及多元化销售成为主推渠道。首先,通过自主品牌的创立,例如后谷咖啡,可将产业链从种植引向深加工,咖啡制成品更将产业链延伸到了终端市场,建立起极具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其次,多元化销售,借助品牌营销渠道发展产业衍生品。例如咖啡旅游,将德宏州独有的地域民族文化与咖啡文化相融合,让消费者理解德宏咖啡文化,加深消费者对品牌内涵的把握,培养品牌意识。
德宏作为我国咖啡种植最为集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产区,在全国咖啡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宏咖啡产业链的发展必将助推德宏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开发开放沿边特区建设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媛,朱鹏.云南咖啡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广场,2011(04).
[2]云南省农业厅.云南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J].农村实用技术,2015(09).
[3]马蕊,马杨梅.云南咖啡亟待延伸产业链[N].中国工商时报,2012-09-27.
[4]馬凯.咖啡种植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示范[J].中国科技成果,2017(04).
[5]杨瑞娟.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03).
[6]董在虎,华成明.云南咖啡迈进全产业链时代[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6-19.
[7]周灿,田子文,李茂林.云南德宏后谷咖啡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作者单位:德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