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花
近年来,我地加大了对畜牧业的重视和扶持,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这新形势下,畜禽跨区间的调运频率也不断增加,加大了动物疫病流行和传播的机会,动物产地检疫作为及时发现动物疫病,防治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对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难度,如何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笔者结合自己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际,分析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1.1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养殖户主动报检意识不强
目前,我地区畜禽养殖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为散养户,分布广,畜禽出栏时间不统一,导致检疫面广且散,检疫次数多且无规律,检疫工作量大且难。部分养殖场(户)产地检疫意识淡薄,不理解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普遍存在不主动报检甚至有意逃避检疫的现象。
1.2动物产地检疫体制不健全,检疫力量薄弱
目前,我县畜牧兽医站、动物卫生监督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管理。畜牧兽医站人员不仅要承担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而且要负责所辖区内的畜牧业生产、养殖技术推广及动物疫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就我县实际情况,畜牧兽医中心站6个,分站8个,14个乡镇站均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仅有24名在职人员,平均每个乡镇不足2名,检疫力量明显不足。
1.3动物产地检疫不到位,检疫操作不规范
部分检疫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加之产地检疫工作面广,工作量大,检疫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等客观原因,个别检疫人员工作存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产地检疫不到场,不按规程实施检疫,存在“隔山开证”现象。
1.4动物产地检疫设施落后,服务措施不到位
目前,我地区基层动物产地检疫设施陈旧落后,缺乏必要的器械、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现仅凭检疫人员肉眼查验动物。随着动物跨区间运输频率的增加,动物疫病流行日趋复杂化,动物产地检疫已经延伸到实验室检测,而基层检疫机构检疫检测经费短缺,无检测仪器和设备,实验室检测工作无法开展。
1.5动物产地检疫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
基层检疫执法机构不健全,而产地检疫面又广,因此对不报检的养殖场(户),不法逃避、运输、销售的商贩,以及部分把关不严的定点屠宰企业执法难度大。另产地检疫执法风险不断加大,很大程度制约了检疫执法人员的检疫执法积极性。
2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养殖场(户)产地检疫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村务公开栏张贴宣傳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对养殖场(户)进行《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让广大养殖场(户)充分认识产地检疫对防控动物疫病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使其主动报检,自觉配合检疫。
2.2加强检疫体系建设,强化检疫力量
强化产地检疫体系建设,就要创建一套符合我地区畜牧业发展要求,保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动物检疫工作的保障力。首先要增加动物产地检疫人员配置,公开招聘畜牧兽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动物产地检疫队伍,并加强检疫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畜禽常见病,检验检疫技术和动物检疫出证规范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重点学习《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农业部制定的有关动物防疫检疫方面的规章,提高动物检疫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组建一支思想认识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好,作用发挥实,受到广大养殖户称赞,致力于为兽医卫生工作建功立业的队伍,确保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2.3规范检疫操作,完善检疫行为
制度完善的产地检疫工作程序,养殖场(户)报检后,检疫人员严格到场检疫,做到临床检查健康状况,查验养殖档案、免疫记录、免疫标识,并经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测等,检疫合格的按规定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监督动物无害化处理。同时,健全检疫档案,完善申报记录、检疫记录、检测记录等,提升检疫工作规范水平。
2.4加大动物产地检疫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县财政应加大对基层防疫检疫机构的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动物检疫设备,增加检疫项目,改进检疫手段,提升检疫质量。提高动物无害化处理补助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户损失,进一步推动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2.5加大动物产地检疫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对不配合报检检疫的养殖户,对逃避检疫,私自引进畜禽,贩运畜禽,特别是收购并加工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活畜禽交易市场、养殖、运输、经营、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增强检疫人员的责任意识,依法履职,明确责任,完善监督机制,落实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总之,动物产地检疫是整个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中最根本的基础环节之一,能够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扩散,有效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疫情测报,有利于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扎实推进产地检疫工作,完善各项产地检疫制度,落实各项产地检疫措施,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