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霞
爱动是学生的天性,那么,教师不妨顺应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动”起来。 在“动”中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情,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并用,在“动”中使学生有所得,将听、说、读、思结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动感地带”。
一、动手动脚,你知我懂
在教拼音时,为了让学生记住那一个个孤零零的、抽象而枯燥的字母教师颇费口舌。对此,可以改变方法,在记形、复习时,让学生说出要记的字母。比如,记“O”形,食指与拇指相接,成 “O” 形;记“C”,左手食指与拇指分开,成左半圆。这不仅打破了单调无味的死记硬背规则,而且在学生的动手比划中,增加了诸多童趣,使抽象的符号变得形象化,加快了记忆速度。学生以此仿效,自发拟定W、X、I、F等许多手指符号,创设了一个个有趣的拼音字母手势。同样在教汉字时,学生也情不自禁地用身体展现“大”“人”“中”“木”等字,整个课堂趣味盎然。在动手动脚中,学生愉快地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大门。
二、动笔画画,兴趣倍增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的确,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一支画笔能画出一颗跳动的童心,一根彩笔能绘出学生的梦想。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适当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可以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通过动手画画,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增加了学习兴趣。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让学生进行一次连环画创作活动。学生分组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画下来,最后将图画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讲故事。看着自己的作品讲故事,学生甭提有多高兴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即使是叫到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时,这样的学生也能流利地把故事讲完整,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画诗,画出“言外的不尽之意”;让学生画景,画出景中的“神”;让学生画故事,理清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读课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会让学生的思维踏上一条“动感”的快车道。
三、手舞足蹈,妙不可言
童心无限,伴随着简单的朗读、背诵,让学生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比如,在教学《荷叶圆圆》时,有的学生读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时,不知不觉地像小水珠一样眨起了眼睛;读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时,有的学生蹲坐在地上,模仿着“呱呱”歌唱。表面看来,此时的课堂显得有些乱,但实际上却乱得让人心动,在一个个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的稚嫩动作中,课堂成了独特的舞台。用自己的肢体变成了代替语言的舞姿,这就是童趣,是奇特的创意,因此,可以尝试把音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一年级《识字七》的教学中,可以把“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这首儿歌用《闪烁的星星》的韵律唱出来,边唱边演,使学生当堂记住生字,背会儿歌。
四、角色表演,放飛想象
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作品,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乐于自我表现。遵循学生的这一特点,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可以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打开想象的大门,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更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乌鸦如何把石子投入瓶中喝到水的过程。在准备教具时,可以故意在一个瓶子里放很少的水。表演中,其他的乌鸦都喝到了水,只有那只“乌鸦”怎么也喝不到水——原来是石子把水盖住了。这时,教师可以用“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这个学生,问道:你想说点什么?这只“乌鸦”说:“大家快帮我想想办法吧!”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在交流中,显而易见,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拓展了思维,发展了创新意识,真是一举多得。让学生成为课文内容中的一员,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这样的角色表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促使学生提高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