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吧,相信我,准没错

2018-08-18 09:23楚人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8年7期
关键词:苏菲猫咪哲学

楚人

同学们,当你发现了一本很好玩、很有趣的书,想要把它推荐给别人,又不知道该如何“宣传”的时候,会不会很着急,很难受?只会跟别人说“这本书很好看,相信我”,真的有用吗?其实,向别人推荐一本书,一篇书评就能办到。如果不能,那就两篇!

一般来说,书评包括两大内容:这本书的内容介绍和评论。内容介绍,需要抓住要点,学会复述。而评论,就是你把读了这本书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类似于“读后感”。

注意了,大多数人都喜欢新鲜感。你要把读者当作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不了解这本书的人,这就需要你把这本书的主要信息,比如作者、主要故事、人物关系与矛盾、书的核心价值、优点与独特之处讲出来,既要让读者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写的是什么,也要让读者明白这本书为什么值得推荐。最后,选你觉得最吸引人的情节加以介绍或者点评。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去读这本书。如果在阅读你所推荐的这本书的时候有较独到的心得体会,你更应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这能提升你的书评的品位。

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果你推荐的是《哈利·波特》这类系列长篇小说,那推荐方法就跟推荐中篇小说或者作品集不一样。相信大家对《哈利·波特》并不陌生,它是一个七卷本的系列,各有独立的故事,更有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那就是作为正义代表的哈利与反派伏地魔的斗争。所以在介绍这部长篇作品时,你需要把主要矛盾交代出来。

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作品集,那么,就需要抓住书的整体特点来介绍。比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写的都是鲁迅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从回忆中认识那个时代;小说集《呐喊》则刻画了那个变革时代的各式人物,每一篇、每一个故事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映那个时代与社会。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先来打头阵,给大家推荐一本有点难度的书。

这本书叫《苏菲的世界》,出版于1991年,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出版后短短五六年间,全球销量超过3亿册,并被欧洲大陆许多学院选为哲学教科书。为什么说它有点难度?因为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同时还带着科幻色彩,它的平行结构,需要你动动脑筋才能读懂。

小说开头,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只有三个字:“你是谁?”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她凭着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学到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开始了对生命乃至对世界的思考。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学者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们为何存在?宇宙为何产生?生命的意义何在?”

这是贯穿《苏菲的世界》的主题。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大量铺垫了。

小说一开头,苏菲就和朋友乔安讨论“人是什么”这个问题。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她们谈着有关机器人的问题。乔安认为人的脑子就像一台很先进的电脑,这点苏菲并不太赞同。她想:人应该不只是一台机器吧。……苏菲住在市郊,那一带面积辽阔,花木扶疏。……附近除了她家的园子之外,没有其他住家,因此看起来他们仿佛住在世界尽头似的。再过去,就是森林了。”

苏菲与乔安讨论着人与机器人的不同,这就为小说后面对“人是什么”(“我是谁”)这个哲学话题埋下了伏笔。

“正是五月初的时节。有些人家的园子里,水仙花已经一丛丛开满了果树的四周,赤杨树也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每年到这个时节,万物总是充满了生机。这岂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当天气变暖,积雪融尽时,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长起来了。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

“万物总是充满了生机……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可以说,我们人类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相信你看过不少的神话故事,那你是否相信真的有神灵主宰着自然万物呢?——这就是万物有灵与原始宗教的起始。宗教、哲学与自然科学,可以说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不同方向发展出来的产物。

“苏菲打开花园的门时,看了看信箱。里面通常有许多垃圾邮件和一些写给她妈妈的大信封。她总是把它们堆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走上楼到房间做功课。

偶尔,也会有一些银行寄给她爸爸的信。不过,苏菲的爸爸跟别人不太一样。他是一艘大油轮的船长,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難得有几个星期在家时,他会上上下下细心打点,为苏菲母女俩把房子整理得漂亮舒适。不过,当出海后,他却显得离她们遥远无比。

今天,信箱里却只有一封信,而且是写给苏菲的。信封上写着:‘苜蓿路三号,苏菲收。只此而已,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小张约莫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

你是谁?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没有问候的话,也没有回信地址,只有这三个手写的字,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苏菲再看看信封。没错,信是写给她的。但又是谁把它放在信箱里的呢?”

如果你突然收到这么一封信,你会不会觉得是谁寄错了,或者是谁在恶作剧,又或者觉得寄信人是一个疯子?但苏菲不一样。就是这封神秘来信,引起了整部小说的故事,让哲学思考在苏菲的心里生了根——“你是谁?”

“苏菲快步走进她家那栋漆成红色的房子里。当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她的猫咪雪儿一如往常般悄悄自树丛中走出,跳到门前的台阶上,一溜烟就钻了进来。

‘猫咪,猫咪,猫咪!

你是谁?

苏菲把书包丢在地板上,为雪儿盛了一碗猫食。然后她便坐在厨房的高脚椅上,手中仍拿着那封神秘的信。

你是谁?”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我是谁?”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苏菲开始思考了——

“她怎么会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但那个叫苏菲的人又是谁呢?她还没有想出来。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方说,如果她叫安妮的话,她会不会变成别人?这使她想起爸爸原本要将她取名为莉莉。她试着想象自己与别人握手,并且介绍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但觉得好像很不对劲,像是别人在自我介绍一般。

她跳起来,走进浴室,手里拿着那封奇怪的信。她站在镜子前面,凝视着自己的眼睛。‘我的名字叫莉莉。她说。

镜中的女孩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无论苏菲做什么,她都依样画葫芦。苏菲飞快地做了一个动作,想使镜中的影像追赶不及,但那个女孩却和她一般的敏捷。

‘你是谁?苏菲问。镜中人也不回答。有一刹那,她觉得迷惑,弄不清刚才问问题的到底是她,还是镜中的影像。

苏菲用食指点着镜中的鼻子,说:‘你是我。

对方依旧没有反应。于是她将句子颠倒过来,说:‘我是你。”

“我是谁”由什么来决定呢?“我”的名字吗?我可以叫张三李四,叫苏菲莉莉,叫任何名字,那我是不是就会变成“别人”?

“苏菲常常对自己的长相不太满意。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太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最糟糕的是她有一头直发,简直没办法打扮。有时她的爸爸在听完一首德彪西的曲子之后会摸摸她的头发,叫她:‘亚麻色头发的女孩。对他来说,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头直板板的深色头发不是长在他的头上,他无须忍受那种感觉。不管泡沫胶或造型发胶都无济于事。有时她觉得自己好丑,一定是出生时变了形的缘故。以前妈妈总是念叨她当年生苏菲时难产的情况,不过,难道这样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长相吗?

她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她也没有一点权利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这些事情都是她不得不接受的。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或者,“我是谁”是由我的长相决定的吗?鼻子、嘴巴大一点小一点,会不会就不再是“我”,而成为“别人”呢?又或者,“我”是由生我的父母决定的吗?如果都不是的话,那么,我之所以成为“我”,到底是由什么赋予的呢?……你看,这是多么简单而又复杂的哲学问题。小说正是在探索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中展开的。

“人是什么?她再度抬起头,看看镜中的女孩。‘我要上楼去做生物课的作业了。她说,语气中几乎有些歉意。她很快走到了走廊。一到这儿,她想,‘不,我还是到花园去好了。

‘猫咪!猫咪!猫咪!

苏菲追猫追到门阶上,并且随手关上了前门。

当她拿着那封神秘的信,站在花园中的石子路上时,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浮现了。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在仙子的魔棒挥舞之下,突然被赋予了生命的玩具娃娃。她现在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四处漫游,从事奇妙的探险,这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吗?

雪儿轻巧地跳过石子路,滑进了浓密的红醋栗树丛中。它是一只活泼的猫,毛色光滑,全身上下从白色的胡须到左右摇动的尾巴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气。它此刻也在这园子中,但却未像苏菲一样意识到这个事实。

当苏菲开始思考有关活着这件事时,她也开始意识到她不会永远活着。

她想:我现在是活在这世上,但有一天我会死去。

人死之后还会有生命吗?这个问题猫咪也不会去想。这倒是它的福气。”

小说中,那只叫雪儿的猫咪一再出现。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只猫呢?苏菲在思考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不会永远活着”,这其实就是生命意识的觉醒。猫会不会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动物有没有生命意识?当然没有——人与动物的区别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

你看,在第一章这短短的一两千字里,小说就把我们带进了哲学的迷宫,吸引我们去思考,往下读。

读到了后面,神秘导师、痛苦愤怒的艾伯特终于出现在苏菲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小说从这里开始有了科幻色彩。原来,苏菲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是艾勃特·纳格少校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艾勃特少校把苏菲的故事编写成了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但是,现实中的艾勃特少校与小说中虚构的艾伯特,现实中的女儿席德与小说中虚构的苏菲,开始有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苏菲渐渐有了自主意识,走到了现实世界——是不是有一种读穿越小说的感觉?

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奇妙之处。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到小说的文本形式,都带有哲学的迷思,所以,它被欧洲大陆许多学院选为哲学教科书,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样一部小说,我相信绝对会把你带到哲学的门边,由此进入一个不同的哲学世界,给你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给自己一次挑战吧,读这本书,哪怕一开始读不懂,也会在你心里种下哲学的种子。

下面,就由你來向我推荐一本书吧!

猜你喜欢
苏菲猫咪哲学
开悟
开悟的障碍
苏菲的故事
春之猫咪
最小的猫咪
酷猫咪
苏菲寻龙记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