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云
中药补益调养,多用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之人,这些人的体质多属“虚”,宜用补益之法。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中药。切不可认为补药有益无害,贸然进补,这可能导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进补应辨明虚实,确认有体虚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补。
进补的目的在于谐调阴阳,宜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衡,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量中药补气而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滞,出现胸、腹胀满,升降失调。因此,补宜适度,适可而止,补勿过偏,这是进补时应注意的又一原则。
虚人当补,但虚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故进补时一定要分清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辨证施补,方可取得益寿延年之效,而不致出现偏颇。此外,服用补药,宜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中药养生固然是年老体弱者益寿延年的辅助方法,以补虚为主亦无可厚非。然而,体感而本实者也并不少见。中医认为,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阳独盛者,当补其阴。阳之太盛者,不独当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若偶有风、寒、痰、湿等因,尤当急逐其邪。现代人往往重补而轻泻。然而,平素膏粱厚味不厌其多者,往往形体肥胖,气血痰食壅滞已成其隐患。因此,宜用泻实之法(以泻下的药物将体内的邪实逐出体外),才能恢复健康。
体盛邪实者,应用宣泻通利的中药,可使阴阳气血得以平衡。但在养生调摄中,亦要注意泻实之法的恰当运用。不可因其体盛而过分攻泻,泻实太过则易导致人体正气虚乏,不但起不到益寿延年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故中药养生中的泻实之法,以不伤人体正气为原则。确实有邪实壅滞体内者,方可考虑用泻实之法。选药必须贴切,安全有效。药量必须适当,恰如其分。不可急于求成,强求速效。
任何益寿延年的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即能见效。中药养生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现出返老还童的神奇效果。因此,用药宜缓图其功,要有一个渐变过程,不宜急于求成。若不明此理,欲速则不达,非但无益,抑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