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格飞
【摘要】新时代,媒体传播在优秀文化传承、社会舆论引导、文化产业推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处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各方媒体应当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内容传播上主动贴合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错误的舆论、思想倾向予以回击,面对社会热点,应通过在信息上的积极引导,使媒体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大爆发的趋势,这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纸质媒体与电视媒体一直是主要的传播载体,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网络公共媒体迅速崛起,而纸质媒体则大幅度萎缩。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自媒体又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且備受现代人,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青睐,人人都可以充当媒介,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梳理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能够看出两者在时间交叉点上总是表现出融合发展的显著特征。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互联网已经密不可分,文化产业是网络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助推。
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有着广泛的受众。网络时代下,我国在建设文化软实力方面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探索,进而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吸引力,且依靠对文化创造力的不断巩固,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步伐。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与广泛度,这一过程中,不乏一些负面言论,如造谣生事,对党进行恶意诋毁,对拜金享乐、腐化堕落等价值观念的大范围散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多元化的主体、客体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首先,主体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广泛化特征,在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浏览、言论发布及沟通交流上,没有职业和年龄的限制,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其次,客体方面,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是其显著特征。一些社会主义思潮借助于各种传播途径,来影响、误导大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了冲击。
第二,媒体传播的商业化、娱乐化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当前,一些媒体为了获取更多关注不择手段,各种恶搞、炒作、炫富、低俗内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被束之高阁,这些扭曲的价值观念,是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相背离的,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媒介、载体,新媒体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集中表现在文化传承、话语权掌控、文化创造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新媒体传播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正确认识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媒体新格局得以构建的基础,也是文化软实力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传播有助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符号的参与,最具代表性的有文字、图像、声音等,而在媒体传播中,这些符号是不可或缺的,充当着信息的重要载体。我国在建设文化软实力方面,依托于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播力的进一步扩大,而这一过程当中,就需要媒体传播发挥重要作用,来承载厚重的中华文化,并使其得到最为直接的呈现。如《百家讲坛》、《诗歌之王》等栏目,就为中华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使中华文化在广泛的受众中得到传承。同时,在支持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方面,新媒体传播更具有效性、直接性和广泛性,不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尤其是微传播,如微博、朋友圈等都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互动的广泛性。由此来看,微传播是对传播媒介短板的有效补充,使传播的渗透力与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支持了文化传承微环境的形成。
新媒体传播有助于对话语权的掌控。要想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媒体在承担着信息发布、文化传播任务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即对于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的弘扬。依托于新媒体传播,来传播中国故事,支持话语体系的全面构建,让世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理解更具客观性、公正性,让中国声音萦绕于人民群众当中,使主流意识形态获得广泛的认同。就现实生活来看,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发生深刻改变,且这一改变仍将持续下去,这也表明,新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拓展上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国际话语权的掌控上占据主动,对于引导世界走向、维护国际和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媒体监管部门应充分负起责任来,研究意识形态大势,把握媒体舆论走向,并依靠在话语机制、话语环境上的探索,使话语表达更具力量和底蕴。可以说,随着国际上中国声音的崛起,将会给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注入一针强心剂。
新媒体传播有助于文化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对于文化发展而言,没有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难以支持文化软实力的持续建设。各种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正是在原有媒体基础上所进行的积极创新,依靠创新,提升了媒体的传播效率,增强了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正是基于媒体传播的发展,才使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显得至关重要。文化创新依赖于媒体传播,这些经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可以引起人们的互动、交流,从而形成对文化创造力的一种刺激,且积极的内容会产生良性的刺激,由此就必须要做好对媒体发展的积极引导,净化网络内容、文化环境,从而保障媒体传播发挥正面作用。新媒体时代促进了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一些流行语、网络梗也被人们津津乐道,这是群众文化创造力的体现。媒体领域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传媒业、信息服务业等的迅速崛起,都是对新媒体提升文化创造力的有力说明。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播媒介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从最初的报纸,到如今的互联网、手机,都是不同阶段媒体行业的发展标准。但新媒体的发展并未停止,原本独立的媒体间正在悄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使全球文化交流变得简单,提升了人类社会的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但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意识形态的安全。对于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而言,新媒体的参与至关重要,更好地发挥其在内容传播上的引导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传播的方式、理念进行持续革新,以支持媒介融合语境下,我国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媒体在受众的选择上应当有着明确的定位,且严格遵循公正、客观的传播原则,来保证所传播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使其既与群众生活相贴近,又体现对群众的服务性。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的途径,具有代表性的如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媒体主要以大众为目标对象,且依靠良好的服务体验,迅速获得受众的亲睐。在媒体传播中,不论是官方媒体,还是个人媒体,都应当本着公正、客观、求真务实的理念,特别是个体公民,在借助于新媒体进行言论发布、信息转发时,应当保持理性,尽可能地确保传播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并将新媒体视作一种文化传播、实现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网络中充斥着各种社会思潮和舆论,而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就为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舆论的扩散提供了条件。新时代,媒体传播的关键作用已经备受肯定,其不仅是宣传思想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的有力盾牌。身处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各方媒体应当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内容传播上主动贴合主流意识形态,并对各种错误的舆论、思想倾向予以回击,面对社会热点,应通过在传播上的引导,使媒体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是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持续动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是对诸多传播形式的整合,其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对文化产业链的拓展。如传媒技术、数字技术、影视业的共同发展,促成了3D、4D电影的问世,使得影片的吸引力、表现力大幅度提升,且使内容的传播更具便捷性、高效性。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媒体既是传播者,同时也是记录者,这使得在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方面,新媒体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媒介融合语境下,我们应通过媒体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媒體传播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强化,来支持新媒体在文化交流、信息互动中,发挥其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作用,且依靠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增强,来形成对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有力促进。
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新媒体优势。新媒体主要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由此也催生了微信、微博、博客等新的内容传播方式,这些新兴事务的出现,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形成了多样化的传播路径,通过这一过程,公众的参与性获得极大提升。传统媒体采取的是一种不可选择、单向的传播方式,不支持信息反馈。而新媒体则采取的是一种双向的传播,除传送信息之外,还支持双方的交流互动。基于对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传播行为更具个性化,他们能够就自己的言论、观点进行表达和传播,且整个过程由自己完全支配。从这一方面来看,新媒体对于信息发送者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聚焦在北京。而奥运会期间,互联网就成为传播这一盛会的重要方式,也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全世界才对中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当你不能亲自走进一个国度时,便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了解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历史,透过屏幕去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地借助互联网去宣传自己,使国家形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如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广阔的地域、对于中国文化的概括并不是简单的核心词汇,而是有着厚重的内涵。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符号,主流意识形态将这一个个的文化符号融合在了一起,并通过新媒体向世界进行展示,从而支持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国家形象相关内容的传播上,也需要推陈出新,在电视媒介之外,还要利用互联网、广播、杂志、报纸、手机等多种媒体,并将其同电视媒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媒体传播渠道,从而使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得到更为全面的展示。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王怡清:《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培育》,《改革与开放》,2018年第1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