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所有的大学、大专院校毕业生,见工时,工作时,与人相处时,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有些甚至是刁难、讥讽、挖苦、打击等等。
你应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一定要弄清楚、搞明白,因为没有人会代替你的,你必须正视、面对、妥善处置,必须有这样的自我训练。
其一,我们遇到刁难、打击时,千万要注意“不能怵”。怵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即“恐慌”。年轻人一定要清楚记住:平常不惹事,有事不要怕事。你把话说错了,事做错了,马上改,越快越好。隐瞒一件事,只会越搞越复杂,越搞越恶化。你如果马上认错,马上补救,一切会正常,会顺当。遇到各种事,千万不要怵,要不断命令自己“站稳了,站好了”,坦然面对,别无他法。这一来,眼神就不乱了,语句就不会词不达意了,心火也就压住了,切记。
其二,千万不要“狂”。刚出去工作,谁没有一个适应过程呢?都有的。千万不要为一些不满意、不顺心的事狂躁。遇到不顺意之事,别人刁难之事,你叫北大、清华的名教授去处理,他们也一样有意见,这很正常。但有意见归有意见,你把它点着了,把火药点起来了,你折腾的还是你自己,所以千万不能狂躁。怎样才能使自己不狂躁呢?你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我又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亮相了,我演的是受气受累的角色,必须演好。”这种警醒十分灵验,把自己身价放低了,价值观放在一个服务的角色上,人就显得很正常了。反之,每天起来都想着干大事,想着丰功伟业的人,总会觉得别人不合作,别人不理解,别人不懂,别人水平低,这就会天天不顺,就容易积累矛盾,待到一个时机就会迸发出来,不可收拾。
其三,不乱发脾气。青年人就业时,工作中遇到困扰、刁难、讥讽、排挤,发脾气有几个“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是针对惹怒了他的人,但是发泄对象却常常转移到自责,内心纠结,或是迁怒于旁人、家人,或是朋友。发泄的对象有小猫、小狗,或踢门、踢桌子等。理解的人,不吭声,待他火气消了再说话。不理解的人,马上对抗,结果是一拍两散的居多,日后再怎么补救也无济于事。
现在还有一些年轻人,抗压能力、抗挫能力甚弱,他们不知道诚实稳重的好处,他们只知道抗争、辩驳、发泄的好处;他们不知道事物是会转化的,发脾气过度了,便会转化为一种暴戾,一种蛮横无理,这是一种大忌。像有的年轻人发了脾气,就去刮别人的汽车,就摔死别人的宠物,就拿开水烫人家,这统统都会引发出极大的麻烦。而这种人,任何一个单位、部门,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拒之于千里之外的,这就给你做事做人带来极大的麻烦与阻碍,很不值得。
好脾气、好性情不是天生的,在刁难与打击面前保持君子之风,也是后天培养而成的。为此,我们很重要的任务是自我教育、自我克制、自我警醒。保证自己能做到在刁难或打击面前不怵、不狂、不发脾气,改掉这几样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保持阅读的习惯。现在不少青年日均“看手机”三小时,有的是四小时,请你们压缩一小时出来看书学习。一看书学习,人自然就会引发出思考,引发出一种“雅”的情感,这是一个极好的办法。我们还要多与长辈、与好友沟通,遇到刁难、打击的事情时,沉默地忍受着,有机会便与长辈、好友交流,择善而行,善于排解,一切会走向正常,乌云散去见青天。
谁没有给人刁难过?没有的。谁没有被人打击过?没有的。别听有的人在那里瞎吹。當你一本又一本名人传记读罢,并细细地分析他们走过的路,会发现他们全部都遇到过刁难与打击,无一例外。即使是斯斯文文与世无争的季羡林,也同样遇到过刁难打击,你读一读他的《牛棚杂忆》便可得知。
不怵、不狂、不乱发脾气是扎实的基本功,一定要练好。如练不好,以后的路会十分难走,以后的事会十分难办。这些功力具备之后,会迎来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