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姚文
(1.四川省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巴中 636000;2.四川省巴中市川农动物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
巴贝斯虫病是以蜱作为传播媒介的血液原虫病。资料表明,在已知的70余种巴贝斯虫中,感染犬科动物的主要为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魏氏巴贝斯虫。患犬临床上以贫血和发热为特征。
患犬10月龄,体重32kg,体温39.5℃,其运动量减少,食欲低下,皮毛凌乱,尿液发黄,体表有蜱虫(见图1),眼结膜、齿龈等发白。
图1 体表蜱虫
2.1 血推片检查 患犬前肢静脉采血,推片,采用DIFF-QULK染色镜检。显微镜下见部分红细胞内有似吉氏巴贝斯虫的圆形体,如图2。
2.2 血常规检查 静脉采集患犬抗凝血2 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患犬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等指标下降,提示患犬严重贫血。
图2 镜检结果
2.3 PCR检查 参考文献引物和荧光PCR鉴定方法,合成一对特异性检测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的引物,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并与正常犬全血做对照,进行PCR鉴定。阳性PCR产物送生物工程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Blast比对。采用DNAstar软件与文献报道的和GeneBank中收录的吉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魏氏巴贝斯虫序列进行Clustal W方法比对后,进行DNA序列差异和同源性分析,PCR鉴定结果见图3,序列分析结果见图4。
PCR鉴定结果表明,患犬全血样品的PCR反应出现特异性的“S”型扩增曲线,溶解曲线结果表明该引物特异性良好,无非特异性扩增,与文献报道相符。与之相反,正常犬全血样品PCR反应无相应反应曲线。三种巴贝斯虫主要差异见图4黑色部分,不同巴贝斯虫种间存在部分碱基的缺失、插入或替换。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患犬的PCR反应产物序列与两株吉氏巴贝斯虫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3%和100%,与犬巴贝斯虫、魏氏巴贝斯虫的序列同源性均在88%以下,表明患犬感染的巴贝斯虫种为吉氏巴贝斯虫。
图3 荧光PCR鉴定结果
图4DNA序列差异
3.1 采用机械方式和用药物对患犬进行体表除蜱,防止二次感染。
3.2 对血液中的巴贝斯虫,使用较多的药物是三氮脒和焦虫针,其他可供选择的药物还有进口贝尼尔,咪多卡。目前效果较佳的是阿托伐醌与阿奇霉素,药物需要天天口服,且可导致一定的胃肠反应。
3.3 因虫体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会导致继发黄疸,故治疗中可使用保肝利胆的药物,如促肝细胞生成素、肝泰乐、还原型谷胱胺肽等,退黄可用茵栀黄,思美泰等。
3.4 虫体在繁殖过程中会引发红细胞破裂,治疗中可应用生成红细胞的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VB12,富血力,补血口服液等,加速体内红细胞生成。
3.5 大多数感染巴贝斯虫的犬会出现食欲低下或废绝,此时需要给犬增加营养,可喂给其喜食的肉食、鸡蛋、牛奶等,若患犬不食,可人工喂食。
3.6 治疗过程中RBC.HGB.HCT严重过低时,应考虑输全血,避免患犬因血氧过低而死亡。
3.7 此病的治疗时间较长,患犬需要定期复查,以免复发。
4.1 诊断 诊断本病主要结合以下几方面:患犬是否有草地活动史,体表是否存有蜱虫;患犬主要症状为贫血、黄疸、发热等;血涂片检查是否有虫体;荧光PCR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最低检测限度能达到10拷贝/μL,能在早期发现感染与确诊,也为通过18s rRNA的基因序列差异进行虫种鉴定奠定了基础。
4.2 治则 吉氏巴贝斯虫是一种寄生于犬红细胞的血液原虫,主要造成红细胞破坏,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大量血红蛋白、胆红素、细胞内源性热源被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红蛋白尿、胆色素尿、黄疸、发热等症状。红细胞数量的下降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可引起酸中毒,以及重要组织器官缺氧性损伤,严重的可引起不可逆的休克,最终导致死亡。
该病治疗重在保肝利胆、补充营养、维持能量、科学驱虫。对贫血严重和呼吸困难的病犬,可进行输血和输氧治疗。
4.3 预防 巴贝斯虫病是蜱媒疾病,因此,防病重点是防蜱、灭蜱。户外活动后的犬只可选用尼可信、福来恩等驱虫剂进行体外驱虫。犬尽量不去草坪、树丛等适于蜱虫生存的环境。一旦发现犬被蜱虫叮咬,应立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