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分析

2018-08-16 20:34林潮
珠江水运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

林潮

摘 要:水利工程建设属于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内容,关乎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往往会对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的还说呢国泰环境造成破坏,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治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了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把河道生态发展作为水利河道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探讨了关键处理技术,希望对改善河道环境,促进河道健康循环有所帮助,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河道 生态治理模式 关键技术

1.河道生态治理模式

1.1循环利用生态治理模式

健康的水循环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的水体功能,地表水的循环利用不影响地下水的功能与水质, 水的人工循环不损害水的自然循环,维系或恢复城镇乃至整个流域的良好水环境;将传统的“ 资源-产品-废水达标排放”的单向式直线用水过程, 向“ 资源产品废水处理达标再生利用” 的反馈式循环用水的过程转变,从开发排放的单向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多功能优化生态治理

城镇的水利用来源十分的复杂,如果想要对城镇的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就需要对水质、排水、供给、水污染、再生利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此外,我们还需要提高对于外界的干扰能力,提供可靠地水源,以及对于供水排水系统进行安全运作保障。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样城镇建设才能和谐的开展。

1.3多尺度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

城镇河道所涉及的空间尺度是多样的,既有单河道尺度的,又有多河道尺度的, 还有流域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尺度的水体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于水环境的治理不能仅考虑单一尺度,应该多尺度综合治理,既要实施单一河道尺度的重点治理,又要考虑多河道、流域尺度的综合治理、采用联动式治理模式。

2.河道生态治理途径

2.1健全河道管理模式

为了从源头上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就应该彻底贯彻执行“清河行动”,严厉惩罚那些非法占据水域沿岸、随意倾倒废物以及破坏实地等各种不法和不道德行为,从而为达到推动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各乡镇还需要积极强化水污染防治、保护以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等工作,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创新管理方法

可以在河道生态管理时监理相应的数据库,以城镇河道的实际状况以及周边生态系统信息为基础建设数据平台,这样一来,河道管理部门就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管控。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相应的决策系统进行部署,对河道实行数字化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还需要按照河道的知己状况,对管理技术进行优化改进,在河道生态系统当中加强对水生态修复和湿地处理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湿地、沼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除此之外,还需要以上述技术为基础,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提高河道生态治理效果和效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双方面管理。

2.3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

除上述治理措施外,在进行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拓展社会融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城镇河道生态治理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合法竞标的方式将河道治理外包给承包商,由承包商按照相应的规定要求进行河道维护。

3.城镇河道生态治理关键技术3.1河道走向与堤线规划

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以为重视防洪排涝的功能作用,把弯曲的河流裁弯取直,从而使得诸多零散交叉河流汇集成为一条主流河道,通过人为的方式对自然黑的主流以及险滩等格局进行改变。而现阶段,想要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尽量不破坏河流的原本状态,对自然弯曲的和哀悼进行保护。如果有的河道必须进行调整,则需要通过分析轮中以后才可以使用生态恢复措施进行调整。

3.2堤岸结构设计

堤岸结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丁坝护岸。这种堤岸结构主要是利用宾格网或者是铅丝网将具有较大体积的干砌石进行包裹,之后将其出入到河岸内部并与河岸保持一定角度,这种堤岸结构比较常见。通过这种堤岸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河岸不被水流冲蚀的影响而遭受破坏。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处理淤积以及对水生物多样化进行保护的作用。

(2)宾格网石笼护岸。这种堤岸结构主要是使用宾格网包塑镀锌铁丝网,并在其内部填充块石,通常情况下网眼大小不能超过15cm,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填充的块石不会发生外漏。而且由于宾格网石笼柔韧性很高,而且不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可以更好的适应地基变形。不仅如此,这种多孔结构非常有利于生物的气息,可以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3)干砌石护坡。这种类型的堤岸结构成本相对低廉,可以就近取材,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其施工技术比较简单。通常而言,这种堤岸结构经常在坡度较缓的土坝迎水面使用。

(4)块石护岸。主要应用在没有较高防冲能力要求以及水流流速比较小的河道,方便就近取材。在进行河岸保护时,石料之间的间隙可以为河道水生物以及草本植物的生长提供空间,对河道的自净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优化河道生态环境。

3.3修复河道的形态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修建河岸时经常使用混凝土以及浆砌石结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升河岸的稳定性,但是却会干扰洪水来临时的改道,影响河流的防洪排涝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在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时,还需要保证河道的曲折蜿蜒不受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弯曲的河道可以控制河水的流速,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具体的河道形态修复措施如下:(1)确保河道连续性。把多余的拦河坝进行清除,这样可以对落差较大的断面进行改造,修建成为缓坡形状。特别是针对各种类型的的鱼类,能够设置不同水道。(2)不影响水体流动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尽量保持河道的原本形态,通过人工植石的方式来构建深浅不一的河底,从而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不受到破坏。

3.4加强植物种植

为了保护城镇河道生态环境,还应该加强植物种植,通过栽种合适的水生植物以及风景植物,打造河流生态走廊。通过在水域当中种植不同类型的喜水植物和动物,全面提升河道水流生物净化能力,维护生物多样性。针对受到洪水冲刷比较缓慢的河段,则适合使用生根快以及可以快速覆盖且根系发达的植物,这样有利于建造软性生态护岸。最大程度上对河道沿岸的自然植被,通过人工防御措施推动植物演替,确保植被生物多样性,打造河道自然植物帶。此外,还可以在河岸的缓坡地带种植生态涵养林或者自然风景林,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3.5控制预防污染,净化水质

除上述技术措施外,还应该从源头进行污染控制和生物净化。(1)从污染源头控制指的是对污染项目进行拆迁、杜绝倾倒生活垃圾、对不达标水源的排放进行净化等,通过这些方式在源头上对河流的水质进行管控。(2)生物净化主要就是利用水体微生物进行水质的净化,例如,可以终止芦苇、美人蕉、黄花莺尾、灯心草、沙草等水生植物。

总而言之,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河道生态治理变得尤为重要。在对城镇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时,需要立足于当前河道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的模式进行河道生态治理,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同时,通过河道走向与堤线规划、堤岸结构设计、修复河道的形态、加强植物种植以及控制预防污染净化水质等关键技术来提升河道的生态性,确保城镇河流优美景观,促进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坤烁.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对策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6):30-31+35.

[2]樊进娟.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跨座式单轨与中低速磁浮信号系统的关键技术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NFV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
ETCS DMI软件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