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
现年25岁的夏天妮,大学学的是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两年前,她读大三,和同学一起前往古籍修复室实习。第一天,修复师愉快地带他们到修复台前,转身洗净手,在书架上取下一本残破的古书,放到修复台上,从抽屉里拿出小木槌和棉线等工具放在古书旁,手拿古书从拆开到单页修补,做修复示范。
几个同学围在修复台前观看,个个面无表情。而在夏天妮看来,修复师表情凝重,重复着简单的拆、揭、补等动作,一点也不好玩,甚至感觉枯燥而无趣,她怀疑自己高考时是否报错专业。
一周后,同学们开始亲手修复古籍了。夏天妮毫无兴致,心不在焉地洗净手,慢吞吞地走到修复台前,双手拿起一张残破书页放在修复台上,看着书页表面的污垢,右手拿起喷壶,连续向书页上喷水清洗。修复师看到,大声说:“快停下。”
夏天妮一惊,赶紧放下喷壶。修复师指着潮湿的书页说:“清洗书页看似简单,却考验修复者对纸张和文字用墨的了解,这张书页再喷水,字迹就会化开,无法挽回。”夏天妮羞愧不已,自己险些造成书页的致命伤。
修复师走到夏天妮身边,俯身边修书页边对她说:“古籍修复并非易事,要懂得版本学、印刷史、造纸史、美学、化学,中国书籍本身的相关历史和理论,各时期典籍的版本,所用纸张与装帧形式……”
夏天妮反复回味修复师的话,心底燃起对古籍修复的热情,并责怪自己仅凭视觉评断所见,无知且出错。
夏天妮在之后的实际操作中格外用心,从修修补补中感受到古籍的博大精深,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喜爱,真正懂得了古籍修复的意义。她想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古籍复活,让文化延续。她决定拜师学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
实习中,夏天妮再次修复古籍,不再懈怠。可书页有意考验她似的不听摆布,稍不留神,指甲碰到,立刻刮出洞。她像闯祸的孩子,脸涨得通红,使出浑身解数弥补,却控制不好力道,手忙脚乱,书页越补越破。她不得不停下来,嗫嚅地把手中的难题交给修复师。
修复师接过书页,一处处修补,书页像被驯服的顽童,由着修复师摆弄,它不再龇牙咧嘴,很快恢复原有的样子。夏天妮崇拜地看着修复师,坚定了从事古籍修复的决心。
2016年,夏天妮如愿以偿到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研究部工作。每天上班,她便立刻投入工作中。洗手修磨指甲后开始调糨糊。
糨糊在古籍修复中必不可少,古籍纸张多为天然原料手工制纸,市售玻璃胶纸、化学胶水和糨糊对古籍有强腐蚀力,可使古籍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
夏天妮自制糨糊,像做营养餐,在小麦淀粉中放进防虫的麝香、花椒等配料,一样样精心配比,加入适度水仔细搅拌30分钟待用。
随后,夏天妮取出待修复书籍,用手机拍照留存,登记存档,确定破损原因后开始拆书。
拆书看似容易,却非常费功夫,有些书酸化结饼腐蚀严重,揭开需要几天时间。夏天妮曾遇到一本粘结成砖的古书,每张书页都粘在一起,无法揭开,即将烂掉。她立刻抢修,左手拿着书走到蒸锅前,右手打开蒸锅盖,加入水,放上蒸屉、屉布及书,给锅加热。
夏天妮守在蒸锅前寸步不离,盯着古书的变化,像期待美味香嫩的扣肉出锅。见古书开始松软,探身仔细观察,信心满满打开蒸锅盖,伸手摸书,书软了,火候正好。她微笑着取出书,趁热分离。
夏天妮小心剪断、拆除古籍订线,拆下纸捻,编号存档。拆分完书页,给书配纸。
古籍需要配与原书颜色相近、厚度相当的纸。夏天妮不断摸索、辨识各朝代的纸,分析纤维,对比帘纹,选出相似的纸。偶尔找不到适合的纸,她便将新纸“做旧”成古籍纸张的颜色。
一次,夏天妮正在修的古籍是鼠啮伤,她取好选定的纸,根据书页残洞大小、形状,剪出适宜的纸片。拿起毛笔蘸上糨糊轻轻刷在书页破洞处,放下毛笔,用镊子夹起剪好的纸片精准补在破洞上,迅速用木尺按压新补纸片,去除皱纹。她不徐不疾,一直保持凝神静气的心境,尽力使修复后的古籍保持原貌。
夏天妮翻开工作台上的一本古书,指着补好的一处,笑着说:“那是虫蛀处,北方的虫子蛀到底把书蛀透了,不像南方虫子会拐弯破环书。”看得出,她在枯燥而不平凡的修复工作中,寻到了别样的乐趣。
有人将古籍修复师比作医生,称为“书医”。对古籍揭、拆、包……就像外科医生医治病人,手法,工具,责任心及细致认真的程度皆很像,都是根据伤势决定治疗方法。轻伤,常规处置;伤势严重,则需手术;危重者,迅速抢救。
夏天妮说:“修复古籍,好像是‘救命,先修破损最严重的。修复不及时,古籍会烂掉,失去生命。”
夏天妮每晚捧着《康熙字典》查生僻字,学古文翻译,她不允许小小文字成为精准修复古籍路上的“拦路虎”。
为尽快提高古文翻译能力,夏天妮修补书页时,先读一遍,不仅古文翻译增强,还汲取到精神食粮,修复技术迅速提高。
夏天妮觉得修复每一页书遇到的情况都不同,面临的是全新的考验,特别新鲜,让她充满期待。
一天,夏天妮修复的书页在第7竖列字断开,字迹模糊、残缺。修到第12个字,无法确定是什么字。她从头阅读,根据玁的意思是中国古代一个民族,依据书意确定是玁字。
夏天妮见玁字右侧无法清晰复原,在下部敢字上想办法。遵循古籍修复“整旧如旧,不添一笔”的原则,借助显微镜,一点点对出反文旁,使玁字易辨认,避免一字之差,谬之千里的错误。完成后,她自豪地做出胜利的手势。
夏天妮力求准确修复每个字,遇到日、曰或己、巳、已等字,先细读古籍,结合书面意思确定字,再动手修复。
古籍修复是慢工细活,追求的是质,不是量,从分页到最后装订要经过溜口、闷水等十多道工序。夏天妮对各道工序熟稔在心,每天只能修复几页。一本50多页的《伤寒明理论》,她低头伏案修复了两周。
我国馆藏古籍亟待抢救保护的约1500万册,目前专业修复人员只有七百多人,存在巨大缺口。可是,古籍修复入行工资却不高,固定工资在3千元左右。夏天妮大学36位同学,只有两人从事古籍修复。她整日埋在古籍修复中,许多同学不理解,劝她改行。
夏天妮的同学轮番劝她,有同学劝她去自己工作的公司,反复打电话催促说:“天妮,以你的能力和对工作的韧劲,到我们公司,我最低保你拿到现在工资的两倍。”夏天妮毫不动心,笑着回绝好心的同学们。
夏天妮成为一技在身的古籍修复师后,常有人登门。一天,表舅找她说:“我看中一本宋初珍贵文献,和卖家谈到30万元,交了5千元定金,你去帮我看看。”夏天妮笑着答应了。
夏天妮表舅带她到卖主店中,卖主拿出文献,她仔细查看后说:“这是清末版,最多值7500元。”卖主不停狡辩,夏天妮说出清末和宋初纸张的特点,卖主知道遇到行家,双倍赔付定金。夏天妮的表舅避免了经济损失,笑得合不拢嘴。
有人拿着家谱、古画等来找夏天妮,出资请她帮忙修复,夏天妮笑着说自己资历尚浅,让他们请造诣更深的修复师,一一回绝。她不为金钱所动,不想因追求经济收入变得心浮气躁,影响工作。
夏天妮一心扑在古籍修复上,越来越热爱这一行,毕业一年多时间,用娴熟的技术修补了三百多本古籍,立志一生做好一件事。她说,静下心来做事是一种享受,修復时,古籍隔着百年以上的时空与自己无声地交流,满心的趣味和幸福感便油然而生。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