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敏
(广东省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和普及。拿建筑项目来说,原始的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分离、信息流通不顺畅的管理形式已经无法迎合现代化建筑需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改革已经成为迫切需求。通过大量实践表明,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出现超投资、超预算等现象的核心因素在于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项目各个环节信息的管理和集成,以此更好地迎合项目管理需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的含义来源于通信技术自身要求,随着时代发展及其在各个学科和领域中全面运用,形成一种新型的含义。结合近几年人们对信息的探究得知,信息的含义界定,即信息作为客观世界中各项事务运行和改变之后得出的成果,通常可以精准地体现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具体展现在客观事物运行以及改变方面[1]。站在信息管理的角度来说,相关人员对信息的定义如下:信息主要是结合用户决策过程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换句话说,信息就是通过一系列加工之后得出的数据,其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以此对信息应用者以及今后行动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对一个组织实施充分管理的人机结合下形成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在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现代化理念下和人员管理方式进行结合之后形成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自身具备改进一个企业组织管理框架的效果,可以给企业领导层级人员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是工程管理今后发展趋势,集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集成理念,确保管理主体和管理系统的统一结合,以此提升系统整体水平,形成统一的管理结构。通常情况下,集成管理主要涉及了过程集成、组织集成、管理职责集成以及信息集成等内容。
项目组织系统主要指,为了完成指定项目任务而构建的系统。通常情况下,这种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原始的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其注重分工和集权,结果将会形成层层复杂的金字塔框架,上级以及下级各个权责形成一个完整的等级链,以此用于实施统一指令,确保信息传递的有序性。随着组织规模的逐渐扩充,管理层级数量增多,结果也呈现出高、尖、细等特性[2]。多层次的管理层级,不但会给信息传递效率带来直接影响,同时因为经过层级数量偏多,在进行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各个层级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将会面临失真的风险。针对工程建筑项目组织模型来说,各个项目参与者之间存在的组织框架均以高耸的金字塔结构为主。因为各个层级之间较为繁琐,缺少横向联系,形成的结果必将会使得层层之间呈现出纵向交流。而繁琐的工程建筑项目参与者数量诸多,在地域分布方面无法全面集中,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随意改变。所以,组织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假设依旧应用原始的纵向组织框架,将不能起到项目管理的效果。
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特性直接决定了各个项目均需要得到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自身含有的不可逆特性也会给工程项目整体系统思考带来直接影响。假设工程建设项目繁琐性比较高,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多,这就需要参与项目的人员对其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有所认识,同时紧密配合,以此达到项目系统管理的目的[3]。项目繁琐性要求项目参与方应该对项目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有所认识和了解,参与方之间还需要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应该把信息交流当作基本,实现集成化网络组织框架的设定。在网络组织框架的作用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在此环节中,将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为了实现项目信息集成,这就需要项目信息能够在项目参与者之间实现快速传递和共享,给项目决策设定提供条件。在此环节中,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项目参与者进行链接,以此构建虚拟化的项目组织框架,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换句话说,在虚拟组织框架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迎合项目信息集成的需求。但是,由于虚拟组织框架自身含有一定的短期性、不平稳性,虽然可以给信息传递和共享提供条件,但是会影响信息的整合和积累。
在网络建设硬件投资成本逐渐减少的背景下,网络软件开发技术得到了创新和完善,诸多工程建设项目开始给予管理信息系统高度关注。但是针对小规模项目建设企业而言,在进行软件设施采购的过程中,采购成本相对偏大,同时企业职工成长水平将无法确保软件在项目中顺利应用,所以,他们需要可以迎合现实需求的简单易用的信息系统,如小规模通用数据库等。站在经济效益角度来说,这种集成模式的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同时能够从客观角度出发,实现项目团队水平的提升[4]。目前,这种类型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具有较大的发展市场。
针对部分工程项目而言,因为参与者涉及了业主方、设计企业、工程咨询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各个企业的效益保护相对封闭,要想实现完全开放式的信息系统集成将会面临一定的难度。因为各个参与者各自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部分为采购的商业软件,部分为经过多年探究和研发的系统,因此,各个企业均不愿意对现有信息系统框架进行重构,出于对这种状况的思考,应该全面探究基于软件接口互联的信息系统集成问题[5]。其主要指不打破原始各个系统界面的前提下,应用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数据链接共享技术,实现各个软件系统的接合,以此达到数据传递和共享的目的。
米歇模型是在诺兰模型的基础上,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型,更能够反映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征。该项模型指出,计算机信息系统自身含有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更新阶段。各个阶段具备的特性除了技术改进方面,还包含了知识、管理、人员素质等综合水平及其在组织运营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升成本效益的能力。米歇模型见图2。米歇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了解自身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在信息系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找准企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定位。
图1 米歇模型
MIS实施策略主要指,出于对MIS研发和迎合工程项目需求因素的思考,利用MIS让企业获取良好的竞争优势。MIS制定和项目管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以给企业运营流动的再次创建提供条件,促进其全面变革。MIS必须和项目管理战略相对应,包括给目标实现提供信息支持,对未来需求的考虑以及MIS实施的管理框架等。
不管是MIS实施策略,还是集成模型的选择,都需要应用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方式,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对现有决策的成本效益加以综合评估。通过对MIS实施状况的总结,明确其对各个层级和规模下工程项目的适用性。在各个类型项目或者各个发展时期项目建设企业而言,应该结合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对应的MIS集成对策,而不是一味地为了集成而集成,避免造成信息混乱,引发不良影响[6]。
“协同应用”作为软件应用的更高层级含义,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可以更好地处理组织之间的信息交互。所谓的“协同应用”主要指,在各个应用软件中采用内嵌或调用的方式把各个协同功能融合其中,由之前的“人的协同”朝着“信息协同”、“流程协同”、“应用协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协同化系统平台。在“协同应用”系统的作用下,可以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给信息传递和共享提供条件。
工程建设项目自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多元性等特性,不管是在立项方面,还是在具体操作方面,均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跨度以及加大的投资量,随着项目参与者逐渐增多,管理关系变得复杂化,这给信息交流带来了阻碍。通过科学构建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可以给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提供条件,以此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