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文
许 坚
浙江杭州萧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萧山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从事书法教学近三十年,被评为“中国硬笔书法十大名师”称号。
作品入展获奖:
第九届中国书法篆刻展览
全国第二届草书展
第二、五、六届全浙书法大展
浙江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浙江省第二届温泉杯书法大赛
第七、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文华杯”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书法报首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许坚的书法之路走得并不容易,甚至异常艰辛。自小受父亲和表哥影响,爱上书法后,却没有接受过正统、专业的训练,全靠自己学习、推敲。爱上书法后,许坚便到处搜罗字帖,订阅各类书法报纸,只要是和书法相关的,他都看得如痴如醉。
由于没有专业老师的指点,许坚便自己琢磨,搜罗到一本新的字帖便练,练完一本换一本,并没有系统学习、研究每本字帖的特点。但是通过反复地练习,许坚的字也写得“有模有样”,甚至获得了一些荣誉。可是,刚尝到书法带来的“甜头”,甚至没有品尝完荣誉“果实”的许坚,便遇到了困难。“有很长一段时间,写的字没有进步,反而出现很多问题,当时很苦恼,也不知道怎么办。”许坚介绍说。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反复“碰壁”,甚至自我怀疑后,许坚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写字没有恒心,一本字帖没有完全吃透就去学写下一本,朝三慕四,一个都学不好。之后在朋友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才知道,要有耐心,字帖要一本本学,不能操之过急。”许坚解释说。
找到方法的许坚,开始了漫长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把王羲之的《圣教序》学懂、学透。别看就一本字帖,要知道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想要临摹一遍《圣教序》需要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许坚花了3年多的时间,将《圣教序》临摹了100遍,不光是临摹,他还研究了王羲之的书写方法、历史背景,真正将这本字帖学通。这样长时间的钻研和反复的练习,使得许坚的字进步飞速,他也因此找到了窍门。此后,他通过这种方式,分别将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十七帖》以及怀素的《自叙帖》临摹了100遍,寻找字帖中的书意,反复推敲、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书写特点。
与很多书法家不同的是,许坚自学习书法之初,便是兼修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两个都喜欢 ,虽然花费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但是因着喜爱就这么一直坚持下来了。”许坚解释说。
幸运的是, 许坚自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均和他的爱好相吻合,不管是工厂的工会副主席,还是少年宫的书法老师。一开始,许坚对于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喜爱并无高下之分,但是机缘巧合成了硬笔书法老师后,两者似乎发生了变化。硬笔书法成为了职业要求,而毛笔书法则转为了业余爱好,甚至是追求,即平常教的是硬笔书法,但是业余爱得多、练得多是毛笔书法。至此,一个也不“落下”。
成为了萧山青少年宫的硬笔书法老师后,许坚深知自己对于硬笔书法的研究、了解不够,便下了苦功夫去钻研。每天练习4个小时的硬笔书法,反复练习、反复推敲,甚至一度练到手没劲,无法提笔。在看完医生,打完一针后,还是坚持继续练习。就是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使得许坚在硬笔书法领域屡获荣誉。
但是自我练习和教学不一样,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易掌握写字技巧、甚至爱上书法,许坚花了2年多的时间,自学了电脑,制作了适合学生练习的教材。这样的全心全意,让很多学生特别喜欢上许坚的课,也和许坚成为了朋友。就这样,他一教就是30年。
自成为硬笔书法老师,与硬笔书法“朝夕相对”后,许坚也始终没有忽略毛笔书法,将业余时间都用于毛笔书法练习。许坚每天都会抽出四个小时练习毛笔书法,还时常和朋友们切磋技艺,互相点评。“对毛笔书法的喜爱与日俱增,练习一点都不会觉得累。”许坚介绍说。
就这样,许坚兼修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刚柔并济撰写自己的独特人生。
姜白石《鹧鸪天·元夕有所梦》(﹃里﹄应为﹃裏﹄或﹃裡﹄)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里﹄应为﹃裏﹄或﹃裡﹄)
拟倪瓒邾伯盛氏小像赞(“男子”后多“身子”)
范成大《醉落魄》(﹃眠﹄后脱﹃清﹄﹃巾﹄后脱﹃折﹄)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应为﹃裏﹄或﹃裡﹄)
陶渊明《归去来亏》(“摇摇”应为“遥遥”“仆童”应为“童僕”“壶”后脱“觴”,“言”后脱“兮”“为”后脱“乎”“抚”应为“扶”,“终”应为“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