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摘 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积累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与经验、探索更复杂的化学现象与问题、体验思考知识生成的过程是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所涵盖的诸多内容, 学生在教师正确理念的引领之下必然能够在生成过程中体验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进行知识学习的主阵地,这一逐步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生成的过程,本文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对知识有效生成的实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在问题推进中生成知识与方法
新课程所提出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使得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变革,以问题驱动生成是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策略。学生在有效问题的驱动下能够对原有的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进行有目的性的回顾并将之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因此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展开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有机物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已有认知经验进行有意义的回顾:“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对这种未知有机物如何展开探究呢?”
学生的回答反馈出了完成方法迁移与生成的三个方面:
生成1:根据图1所示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进行:
生成2:将所要研究的未知物称出一定的量并运用李比希法将其进行氧化,然后通过氧化物CO■和H■O的质量测定将有机物的最简式推导出来,具体过程如图2.
生成3:由最简式与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探究继而得到分子式。
教师在学生这些思维点的真实反映上追问:“假如求得其分子式为C■H■O,你们觉得C■H■O的结构会是怎样的呢?”问题触动学生的进一步思维与生成:依据其不饱和度是4的情况推测其结构可能包含碳碳双键、三键、苯环、羟基、醚键。
二、实验的有序推动知识呈现
“实验”这一化学学科的最大特色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规律生成的观察和分析。
仍以上述“酚”的内容为例,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其“结构”而设计了以下对比试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实验1:在盛有少量有机物的试管中加入金属钠并进行观察。
现象1:无。
结论1:两者无反应,应该考虑苯、乙醚等进行实验。
实验2:在溶有少量有机物的无水乙醚的混合物中加入金属钠并进行观察。
现象2:产生气泡。
结论2:推断出有机物含羟基但不含醚键、醛基。
实验3:取少量溶有有机物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溴水加以观察。
现象3:产生的少量白色沉淀在振荡后消失,加溴水至过量后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结论3:可能有苯环存在。
三个探究有机物结构的对比实验在师生的共同实践、交流与讨论中再重组,很快使得“酚”的结构自然呈现。
三、利用实验异常现象生成认知冲突
同样蕴含真理的实验异常现象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契机。教师面对实验中的异常应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象进行本质上的探究,使得学生在化“意外”为“神奇”的探究中获得正确的生成并产生鲜明的印象。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往往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展开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探寻并因此更准确地获得事实的本质,教师应该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有意识地运用并当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例如,教师在SO■漂白性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将Cl■的漂白性实验引进课堂进行类比。首先将两份等量的品红溶液准备好并分别通入SO■和Cl■进行实验,实验整个流程与产生的现象如下图3所示,然后引导学生将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并分析原因,学生在亲身实践与分析对比中对两者漂白原理的差异性产生了更好的认知。
事实上,实验原理同样可在相同实验现象的比较中获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SO■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观察其现象的产生,紫红色褪去的实验现象与氧化反应原理的结合分析很快展示出了SO■的还原性。
再如,需要高电压的胶体电池实验耗时长且操作不便,实验现象也很难观察到。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物理知识可否解决这些问题的提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往往能够在电极距离降低电压、缩短实验时间上作出一定的思考。另外,诸如已有U形管改装成V形管的一些实验装置设计等等也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在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教師在有限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中还应关注课堂效率以及教学内容等环节的反思:(1) 学生自主思考就能生成的知识有吗?是哪些?(2)哪些知识缺少教师的讲解会不易生成?(3)哪些知识在教师的引导或实验的演示中即可令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生成?引导学生学会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积累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与经验、探索更复杂的化学现象与问题、体验思考知识生成的过程是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所涵盖的诸多内容,学生在教师正确理念的引领之下必然能够在生成过程中体验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方法,并因此令自身的思维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意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