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提出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也感同身受,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尝试了很多他人成功的教育经验,但往往效果不是太理想,甚至有时机械性的照搬经验,从而起到反效果,未处理好事情更加深了师生间的矛盾。该如何走出一些德育的误区,遵循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做到有效德育。
[关键词]德育 ; 时效性 ;有效德育
一、德育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德育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的统称,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德育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催化剂,有利于促进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身负的责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教育的困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为能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也听过多次专家讲座,学习了很多优秀德育教育的措施,但往往运用到自己教学中时,经常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是这样说的: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生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等在门口。 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带着怀疑的神情接过糖果。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的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的成功就在于他有一颗宽容的心。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的宽容,最能引发起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下意识地改掉自己的毛病。因此,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带着爱心与宽容心走向学生心中的教师,必将成为最成功的教育大师。而在我接手一个新班级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开学不久,阿荣被大志打了。听其他老师说,阿荣初中时性格敏感脆弱,常被同学欺负。被人欺负后便大喊大叫,情绪失控。这次表现更为激烈,号啕大哭,怎么劝也止不住。我知道,阿荣心里委屈,只有大志诚心诚意向阿荣道歉,事情才能得到彻底解决。于是,我安排了班长安抚阿荣,然后让大志到我办公室来。几分钟后,自知理亏的大志站在了我面前。我温和地说:“大志,我让你来你马上就来了,我要奖励你。”说完,我递给他一颗糖。大志愕然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敢相信。接着,我又说:“你现在能在这里安静地听我教育,说明你本质上是一个好学生。”说完,我递给他第二颗糖。大志更是摸不着头脑,再次狐疑地接过了糖。看着大志走出办公室时轻松的背影,我忽然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为了看看这一独特教育方法的效果,我随后走向教室,老远便看见教室门口围了一堆人,大志站在中间,正洋洋得意地说着什么。我放慢脚步,侧耳倾听,隐隐约约听到大志说:“想不到吧?我打了人,老师还奖励了我四块糖!我早就跟你们说,我爸是领导,老师能不给我面子吗……”我心里头暗叫不好,刚才的四块糖不但没起到教育作用,反倒产生坏效果了。果然,大志的话音未落,阿荣就像头受伤的狼一样冲到我面前,一双愤怒的眼睛死死地瞪着我……
从上面例子可出看出,机械的模仿是不可能教育好学生的,更不能促进班主任成长,要分析你学生的背景与你的条件能否与名师形成共鸣。名师的先进经验都有他生长土壤的,名师是不可出复制的。否则魏书生每次作完报告全国就得生长出千百个魏书生,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很多班主任只是用了魏书生的一招一式,就是这一招一式也决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出现“变了味的四块糖的教育效果”。上面两个例子的本质是不同的,陶先生的那个学生是见义勇为,是为同学打抱不平,而后者却是仗势欺人。前者学生内心是红色底子,而后者却是黑色底子。前者受表扬会更加激發正能量产生,而后者却是激发负能量生成。同样是四块糖却加速了不同本质的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的速度,强化了原有的认知。
每一种经验都有他的发源地,都有他适应的环境。在甲地看来成熟的经验,在乙地不一定适合。就是在同一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师组合,不同的学生感觉也大不相同。有的招术在某一类学生身上好使,在另一类学生身上也许就不太可行。听完谁的培训别想成为他,而是消化一些观点,结合实际形成 独特的自己。
三、走出德育的误区
有些教育是在我们自以为是中进行着,很少顾及到教育的结果与教育的初衷是否一致,这使得教育有失水准,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一次,校长在全校大会上批评个别淘气学生时举了个例子,说有人把硬币放在铁轨上,等火车呼啸而过之后,再看看硬币被碾成什么样。当校长讲完后,台下立刻“哇”声一片:敢情还有这回事?很多学生也想知道硬币被压过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结果这样做的学生更多了。校长的批评非但没起到阻止作用,反而在无意中变成了对学生的怂恿。
四、有效德育的前提,学生的”向师性”
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像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向师性”一词也由此而来。“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它表现在:
1.凡是学生都具有一种“学生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要听老师的教导和指挥。
2.学生的再一个共同心理是:不论学习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个好教师;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学生的这种希望表明:教师,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3.学生还有一种共同心理,这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注意与关注。
学生对班主任没有“向师性”,那么老师执行制度的执行力就会很有限,学生对老师有“向师性”,那么制度的执行力就会得到加强。这一点,老师必须要有自知之明,学生对你的“向师性”有多大,那么你能实施惩罚的最大限度也就有多大。有些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打骂都可以,但有些班主任罚抄作业都执行不了。有些学生做错了事,会主动向班主任请求处罚,但有些学生做错了事,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威胁自己的班主任。这其中,主要就是“向师性”的区别。
有效德育不是机械的照搬前人的经验,前提是学生的“向师性”,懂得如何赢得学生的老师一定会懂得如何教育好学生,才能更好的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辛治国《遵循育人规律,提高德育时效性》.